烟暝缤纷落日斜,五衢寒尽一枝花。
我怜素色禁残雪,谁爱馀香坐晚霞。
但道影疏南浦月,岂知春在野人家。
幽光处处都相似,况是荒岑韵更赊。
烟暝缤纷落日斜,五衢寒尽一枝花。
我怜素色禁残雪,谁爱馀香坐晚霞。
但道影疏南浦月,岂知春在野人家。
幽光处处都相似,况是荒岑韵更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黄昏的城市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城市和谐共存的深刻感悟。首句“烟暝缤纷落日斜”以黄昏时分的景色开篇,烟雾缭绕,色彩斑斓,夕阳西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五衢寒尽一枝花”则在寒冷的街道上发现了一抹生机,暗示着即使在严冬,生命之花依然顽强绽放。
“我怜素色禁残雪,谁爱馀香坐晚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纯洁与美好的向往,不论是雪地中的素色还是晚霞中的余香,都是诗人所珍视的美好瞬间。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含了对生活中小确幸的欣赏。
“但道影疏南浦月,岂知春在野人家。”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月光下的稀疏树影和乡间小屋透露出的春意,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喧嚣的反思。月光下的影子虽疏,却能勾勒出宁静之美;而春意藏于寻常人家,体现了生活的丰富与多样性。
最后,“幽光处处都相似,况是荒岑韵更赊。”这两句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强调了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偏远的山林,美好与诗意都是普遍存在的,只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它们。这里的“韵更赊”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城市与乡村关系的独特见解,充满了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大地犹如一粒粟,而今此语付何人。
时时撮向掌中看,吴蜀江山一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