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向上法身边,会得咸通无后先。
一个矬来一个跛,担为一担更无偏。
法身向上法身边,会得咸通无后先。
一个矬来一个跛,担为一担更无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心月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理。"法身向上法身边",强调修行者应将佛法融入日常生活,不断追求精神上的提升。"会得咸通无后先",意指领悟到佛法的真谛,不分前后,超越时间的束缚,达到通达无碍的境地。
"一个矬来一个跛,担为一担更无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形象比喻,说明无论遇到何种困难或不完美(如“矬”和“跛”),都应如实地接纳,因为这些困难共同构成了生活的整体,担在肩上时,保持平等心,不偏不倚,这就是修行者的智慧和定力。
整首诗寓教于乐,以日常生活的琐事揭示了禅修的真谛,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和生活智慧的特点。
斗室青灯夕。酿花天、浓阴如墨,韶华堪惜。
何事春来秋又去,絮乱飘萍踪迹。
回首处、烟波遥隔。
蝴蝶不来香梦杳,照浓愁、一线弯弯魄。
疏花溜,篆香热。愁多翻道心儿窄。
洗残妆、泪珠镜汐,柔肠暗织。
花气迷离春影瘦,怀抱离情千叠。
检那样、深愁写出。
悄嘱东风飞燕子,寄相思、来往传佳什。
须郑重,春消息。
剪松阴。坐诗髡几辈,翁发尚胜簪。
梅径烟荒,苔廊碣晦,笳鼓惊共宵沉。
蓼园在、闲坊路曲,蓦噤晓、春老旧巢禽。
半劫河山,古稀人世,呼酒凭临。
生日今朝何历,但蘧庐归卧,肯抑骚心。
杯逐螺行,经商蚁术,乡老聊赋追寻。
指图角、光阴寸惜,不今昼、堪抵万黄金。
却话双柑昔游,隔墅春深。
笑人人、一双和你,玉簪花外前度。
风流解唱阿蛮曲,袖里凤鞋能贮。堪记取。
记阁上眉尖,愁重花无语。苏家二女。
怕油辟西陵,洞天别有,能引钿车路。
仙乡好,何似柔乡调护。巫峰十二藏汝。
未妨携握鬘天上,斩却情丝恨缕。行共雨。
搅梦里梨花,替把情天补。衣裳想误。
又十八鬟娇,被风吹损,横过鹊桥去。
携得金台酒。出城来、西山招我,鹭鸥之友。
鸥外荷花三十顷,倒映凤城垂柳。
看入座、小鬟相候。
画桨移来波路窄,便摘花、依槛花妨肘。
吹一笛,晚风瘦。江南已是销魂够。
又匆匆、移船海上,来看北斗。
今日南河亭子上,闲杀水茳如绣。
也略似、后湖莺脰。
酒气熏帘花气湿,已夕阳、堕在溪前后。
张翰约,问谁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