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斜雨小。自卷疏帘悄。满地绿苔慵不扫。
墙角一枝红蓼。秋魂瘦到黄昏。药罅经卷相温。
不似去年今日,有人低映中门。
风斜雨小。自卷疏帘悄。满地绿苔慵不扫。
墙角一枝红蓼。秋魂瘦到黄昏。药罅经卷相温。
不似去年今日,有人低映中门。
这首《清平乐》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程颂万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画面。开篇“风斜雨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微风轻拂、细雨飘落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自卷疏帘悄”写主人公独自一人,轻轻卷起窗帘,动作轻柔无声,透露出内心的孤寂。
“满地绿苔慵不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主人公似乎对周围的事物失去了往日的热情,连打扫地面的兴致都消磨殆尽。墙角的一枝红蓼,虽为一抹鲜艳色彩,却更显孤独,与主人公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
下片“秋魂瘦到黄昏”将人的感情与季节融为一体,暗示主人公心情的落寞如同秋天般萧瑟。在黄昏时分,他独自研读经卷,借以排遣寂寞。“药罅经卷相温”一句,通过“药罅”(药炉缝隙)和“经卷”两个意象,传达出一种苦读求知、自我慰藉的意境。
结尾“不似去年今日,有人低映中门”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去年此时,还有人在门前低语,如今却是空荡荡的,只有自己与孤独相伴。整首词以景寓情,表达了词人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去的追忆。
军宵行,露泥泥。
丰隆收声雨新霁,间行疾发尘不起。
摩天群峭碉百重,一碉告倾百屯燬。
电捲列栅,呼声殷空。群凶仓皇,歼躯梦中。
馀者突锋冒烬飞走穷,一日克收三年功。
因建瓴势,撤彼外险,乘雾直上惟将军。
敢奏月捷排九关,帝曰嘉哉繄汝勤,光若先烈用集勋。
五年浪迹辞吴山,山中猿鹤笑我顽。
追陪尽属嵇阮侣,别来霜雪凋朱颜。
别后飘零断书问,怪事惊传半疑信。
劳殂蒋夭须臾间,一作陈尸一行殡。
蒋生年纪二十馀,兀兀抱经常守株。
要离冢畔一杯土,谁信此才堪著书。
劳年四十遇尤舛,水部一官名甫显。
残膏一烁烂旋收,始叹文人得天浅。
兰蕙两两遭风吹,身后凄凉更可悲。
一生伯道伤无嗣,四壁相如尚有妻。
青山剩稿半零落,土花剥蚀无人知。
嗟我犹惭只鸡奠,脉脉泪痕空被面。
虚星耿耿夜台长,魂魄何曾梦中见。
反思置酒吴山头,淋漓醉墨挥满楼。
我时抱病将远游,公等苦为狂奴忧。
谁知挥手数年事,而皆反真吾尚留。
我留茕只更行役,游地追思徒历历。
何日同张竹下琴,不堪更听邻家笛。
达观我昔思庄蒙,曾言死胜南面荣。
又闻栗里感柏下,为欢急急深杯倾。
昔人持论若矛盾,乃今始得观其平。
以生哭死死可惜,无此一哭死亦得。
后先相送本斯须,相看那得忘忧戚。
顾影临风自叹吁,故人风叶共萧疏。
若知鬼伯催人急,好觅生存旧酒墟。
《思旧篇并序》【清·黄景仁】五年浪迹辞吴山,山中猿鹤笑我顽。追陪尽属嵇阮侣,别来霜雪凋朱颜。别后飘零断书问,怪事惊传半疑信。劳殂蒋夭须臾间,一作陈尸一行殡。蒋生年纪二十馀,兀兀抱经常守株。要离冢畔一杯土,谁信此才堪著书。劳年四十遇尤舛,水部一官名甫显。残膏一烁烂旋收,始叹文人得天浅。兰蕙两两遭风吹,身后凄凉更可悲。一生伯道伤无嗣,四壁相如尚有妻。青山剩稿半零落,土花剥蚀无人知。嗟我犹惭只鸡奠,脉脉泪痕空被面。虚星耿耿夜台长,魂魄何曾梦中见。反思置酒吴山头,淋漓醉墨挥满楼。我时抱病将远游,公等苦为狂奴忧。谁知挥手数年事,而皆反真吾尚留。我留茕只更行役,游地追思徒历历。何日同张竹下琴,不堪更听邻家笛。达观我昔思庄蒙,曾言死胜南面荣。又闻栗里感柏下,为欢急急深杯倾。昔人持论若矛盾,乃今始得观其平。以生哭死死可惜,无此一哭死亦得。后先相送本斯须,相看那得忘忧戚。顾影临风自叹吁,故人风叶共萧疏。若知鬼伯催人急,好觅生存旧酒墟。
https://shici.929r.com/shici/RBJsbi3.html
仓仓皇皇,壮士泣路旁。欲上太行兮,冰折毂。
乃浮沧浪兮,水浩浩其无梁。
有何神之君,鞚彼飞练。缥旌流云兮,闪骑争电。
明明在前,倏乃无见。
朝吁暮咍,邪气内陷,肝肠四摧。
匪有此七尺,而谁之哀。青天为车,日月为轮。
载我百年,辗转苦辛。我欲摧之,为朝餐之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