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至新安杂感·其四》
《重至新安杂感·其四》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五载营巢苦未安,此心常似越梅酸。

渔樵旧侣犹相讯,猿鹤深盟忍遽寒。

见长僧雏能说法,自栽堤柳已垂栏。

依然著白随行路,渐有儿童冷眼看。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重至新安杂感(其四)》。黄景仁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描绘了自己再次回到新安时的复杂心情。

首句“五载营巢苦未安”,诗人回顾过去五年的生活,虽然努力构建自己的生活,但内心仍感到不安与困扰,隐含着对过往岁月的反思与不满。接着,“此心常似越梅酸”一句,以越地的酸梅比喻内心的酸楚,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涩与挣扎。

“渔樵旧侣犹相讯,猿鹤深盟忍遽寒。”这两句转而描写诗人与老友的重逢,以及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在与老友的交谈中,诗人感受到了温暖与慰藉;同时,与猿鹤的深厚情谊,也让他在孤独与困顿中找到了一丝安慰。然而,面对生活的严酷,这份温暖与慰藉显得格外珍贵。

“见长僧雏能说法,自栽堤柳已垂栏。”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见到成长的小和尚能讲经说法,以及自己亲手种植的柳树已经长成,可以作为栏杆的情景。这既是对个人成长的感慨,也是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展现了对生命不断向前发展的肯定与欣赏。

最后,“依然著白随行路,渐有儿童冷眼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依旧保持着自己的风格与坚持,但在旁人眼中可能显得有些与众不同,甚至被误解或冷眼看待。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个性与独立思想的接纳程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坚守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自我、友情、自然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寄李长史

脩竹参差映夹池,十年归梦阻江蓠。

曳裾汉殿春风蚤,飞盖梁园夜月迟。

七发盛传才子调,四愁偏失美人期。

唾壶歌曲英雄老,憔悴青衫易水湄。

(0)

王新建邀集楼船赋谢二首·其二

古树疏花照绿苔,楼船开宴客频来。

营门礼数宽长揖,记室诗篇愧上材。

大旆生风鸣朔野,飞旌摇月动燕台。

宁知一代元侯重,彩笔华笺次第裁。

(0)

题陈玉叔天尺楼

宸章烂漫烛奎躔,呼吸真看帝座悬。

阀阅九朝韦曲后,声华三世杜陵前。

风云仲举方高步,湖海元龙漫独眠。

翘首佩环红日近,好开东阁待如椽。

(0)

夜泊金阊寄奠王敬美先生八首·其三

飞诏频年下赤霄,故园薇蕨兴偏饶。

高风突兀回三代,大业荧煌擅九朝。

礼乐夔龙元事舜,耕耘巢许亦逃尧。

莫言遗冢皋桥畔,千古人传玉树标。

(0)

哭稚修博士

斗色俄看散楚墟,青袍犹忆上公车。

十年风雪淹行卷,万死乾坤逐谤书。

冠挂尚留神武恨,壁空谁问茂陵居。

相思忍诵招魂曲,满目陈编涕泪馀。

(0)

寄答孔旸王孙

寒涛寂莫豫章船,翘首朱门客思悬。

片诺未交南斗下,千行遥堕北风前。

亭依孺子堪招隐,阁近滕王借草玄。

咫尺龙沙春信到,白梅青柳定谁传。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