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然台殿锁芙蓉,见客山僧自打钟。
小槛浮空秋水阁,虚庭随影夕阳松。
泗州名在池无塔,饭石师归寺有峰。
欲扫南墙留半偈,白云回首愧尘踪。
郁然台殿锁芙蓉,见客山僧自打钟。
小槛浮空秋水阁,虚庭随影夕阳松。
泗州名在池无塔,饭石师归寺有峰。
欲扫南墙留半偈,白云回首愧尘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水画卷。首句“郁然台殿锁芙蓉”以“郁然”形容台殿之高耸,与“锁芙蓉”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见客山僧自打钟”一句,通过山僧自行打钟的情景,展现了山中生活的闲适与自然和谐。
“小槛浮空秋水阁,虚庭随影夕阳松”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时间的流逝感。秋水阁在空中微微浮动,虚庭中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松树上,光影交错,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后半部分转而抒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泗州名在池无塔,饭石师归寺有峰”,通过对比泗州与饭石寺的不同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最后,“欲扫南墙留半偈,白云回首愧尘踪”两句,诗人表达了想要在南墙上留下只言片语的愿望,但最终却只能面对白云,回望尘世,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文徵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动地东风起。画桥西、绕溪桑柘,漫山桃李。
寂寂墙阴苍苔径,犹印前回屐齿。
惊岁月、飙驰云驶。
太息攀翻长亭树,是先生、手种今如此。
君不乐,欲何俟。傍人错会渊明意。
笑斯翁、皇皇汲汲,登山临水。
佳处径呼篮舆去,彷佛柴桑栗里。
从我者、门生儿子。
尝试平章先贤传,屈原醒、不似刘伶醉。
拼酩酊,卧花底。
四朝遗老,须眉白、巧历不知其纪。
真唤九重为座主,肯谒侯门王邸。
晚会耆英,未论爵德,乡曲无如齿。
酒酣度曲,妙音久不闻此。
堪叹化鹤重来,但累累华表,旧人存几。
散尽黄金,留箧中团扇,怕秋风起。
结绮歌阑,披香宴悄,放出深宫里。
颠毛虽秃,尚堪封管城子。
先生避谤山栖,戒门不纳高轩客。
谁欤来者,吟诗张碧,诙谐侯白。
礼数由他,谢郎著帽,王郎穿屐。
且问花随柳,举杯邀月,那须预、人家国。
香案旁边供职。鸟飞空、何曾留迹。
臞翁铁汉,两贤安在,百夫之特。
但愿王师,早俘颉利,早禽长狄。
便太平无事,卖薪沽酒,骑牛腰笛。
先生放逐方归,不如前辈抽身早。
台郎旧秩,看来俗似,散人新号。
起舞非狂,行吟非怨,高眠非傲。
叹终南捷径,太行盘谷,用卿法、从吾好。
闭了草庐长啸。后将军来时休报。
床头书在,古人出处,今人非笑。
制个淡词,呷些薄酒,野花簪帽。
愿云台任满,又还因任,赛汾阳考。
谁道炎州无劲植,君看韩木与苏枞。
憩棠此日成遗爱,伐树当年不见容。
巴俗曾传莱相柏,番人犹敬范公松。
阅三甲子方拈出,吴令之贤岂易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