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近轻数见,地远重一面。
一面如何重,重甚珍宝片。
自经失欢笑,几度腾霜霰。
此心镇悬悬,天象固回转。
长安秋风高,子在东甸县。
仪形信寂蔑,风雨岂乖间。
凭人报消息,何易凭笔砚。
俱不尽我心,终须对君宴。
地近轻数见,地远重一面。
一面如何重,重甚珍宝片。
自经失欢笑,几度腾霜霰。
此心镇悬悬,天象固回转。
长安秋风高,子在东甸县。
仪形信寂蔑,风雨岂乖间。
凭人报消息,何易凭笔砚。
俱不尽我心,终须对君宴。
这首诗是一篇表达思念之情的作品,全诗语言质朴而意蕴深长,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远方亲友的牵挂与渴望。
"地近轻数见,地远重一面。"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空间距离与心理感受之间的对比,从而引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一面如何重,重甚珍宝片。" 这里的“一面”指的是心中的思念之重,而将这种情感比喻为珍贵的宝物,强调了思念之深切。
接着的几句“自经失欢笑,几度腾霜霰。此心镇悬悬,天象固回转。” 描述了诗人因离别而失去欢笑,内心承受着如同霜霰般的苦痛与不安,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无奈。
"长安秋风高,子在东甸县。仪形信寂蔑,风雨岂乖间。" 这里的“长安”即唐都城,即今天的西安,是诗人心目中的一个地点标志,而“子在东甸县”则是表达诗人与亲友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情感联系。“仪形信寂蔑,风雨岂乖间。”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最后,“凭人报消息,何易凭笔砚。俱不尽我心,终须对君宴。” 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他人传递消息,又觉得文字难以表达全部情感,期待着有一天能够与亲友相聚,共同享受宴席的欢乐。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状态,是一篇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意象来表达个人情怀的作品。
咫尺隔山海,作书问如何。
蚁垤既畜粮,蛙窟如鸣鼍。
积暑复一雨,斧斫仍手摩。
钩窗欲悬麻,出门已横河。
人言月离毕,未必致滂沱。
东皋繁草木,兰艾不同科。
惊鱼畏密罟,独鸟鸣南柯。
稍无虫飞喧,复觉蝉语多。
因声作好恶,与物殊未和。
卧闻夜来雨,归种故山禾。
百年须下泽,万里付长罗。
先生断百好,尚以诗作魔。
缩子万言手,听渠七字哦。
室迩人则远,燕默劳者歌。
思君得老瘦,触热生积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