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精舍奉安忠定祠》
《精舍奉安忠定祠》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七载蘋蘩也自脩,听松庵外竹林幽。

高山仰止今祠宇,旧事荒凉某水邱。

诸葛表中空汉贼,考亭笔下有春秋。

共看箫鼓迎神地,一道清泉万古流。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精舍奉安忠定祠》。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祠堂的环境与历史氛围,展现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首联“七载蘋蘩也自脩,听松庵外竹林幽”,开篇即以“七载”点出时间跨度,暗示祠堂历经多年仍保持修缮,显示出对先贤的长久纪念。接着“听松庵外竹林幽”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松庵之外,竹林环绕,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宁静的氛围。

颔联“高山仰止今祠宇,旧事荒凉某水邱”,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高山仰止”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先贤品德的崇敬和追思。祠宇如今依旧屹立,而旧日的水邱则显得荒凉,对比之下,更显出祠堂的庄重与历史的沧桑。

颈联“诸葛表中空汉贼,考亭笔下有春秋”,巧妙地引用了诸葛亮和朱熹的事迹,前者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后者则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这两句诗意在强调,尽管历史人物或有争议,但他们的贡献和思想价值依然被后人铭记,如同“诸葛表”和“考亭笔”一样,成为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篇章。

尾联“共看箫鼓迎神地,一道清泉万古流”,将祠堂的祭祀活动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描绘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箫鼓之声与清泉之流,共同构成了祭祀的背景音乐,象征着对先贤的敬仰之情跨越时空,永远流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祠堂环境、历史人物以及祭祀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对先贤的深切缅怀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是一首富有哲思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升山灵岩寺

修竹长松十里阴,任敦烧药洞门深。

独窥金版惊人语,能到青霞出世心。

鸡犬亦随云外去,蓬瀛何必海中寻。

丹楼碧阁唐朝寺,钟呗香花满旧林。

(0)

游三乳洞

海上有三山,岭南有三洞。

洞中天下奇,少有相伯仲。

探原冥莫涯,窥底窈无缝。

流泉沆瀣融,滴乳氤氲冻。

谲姿互形容,驳理交错综。

推原开辟初,造化穷妙用。

琼田鬼为耕,芝草天为种。

初为仙界包,后与妙门共。

我生嗜娱嬉,兹赏乘倥偬。

幽迹重穷探,古碑难疾诵。

玩心犹未厌,行色已先动。

山容笑相留,水声泣相送。

后土不爱珍,入眼亦云众。

形模怪莫名,留作诸天供。

琤然钟磬声,独与雅意中。

重价酬良工,采归以自奉。

列箱妻儿争,堆案宾客弄。

那知含韶音,未与登禹贡。

清庙千载勋,钧天一场梦。

何如卧岩间,天性得自纵。

物情我平章,我事谁折衷。

物我两忘怀,宴坐听禽哢。

(0)

江下望永思陵

臣生差晚十馀年,八彩尧眉仅一瞻。

凤出未能前附翼,龙归不及上攀髯。

山头铸鼎炉长冷,湖上号弓泪满沾。

漠漠谷林无认处,城阳烟与草相黏。

(0)

书张必达诗词卷首

诗写水云真,词传花柳神。

溜脂松濯濯,凝粉竹津津。

色者空中幻,声其寂里尘。

愿言收视听,其细入无伦。

(0)

独步小园四首·其一

江梅落尽红梅在,百叶缃梅剩欲开。

园里无人园外静,暗香引得数蜂来。

(0)

河北道中怀故乡

一为南国别,久负故园期。

细雨破花气,和风柔柳枝。

竞舟红浪动,挑菜绿烟披。

寂寞洪河北,桑麻空此时。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