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下望永思陵》
《江下望永思陵》全文
宋 / 曾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臣生差晚十馀年,八彩尧眉仅一瞻。

凤出未能前附翼,龙归不及上攀髯。

山头铸鼎炉长冷,湖上号弓泪满沾。

漠漠谷林无认处,城阳烟与草相黏。

(0)
注释
臣:指诗人自己。
差晚:错过。
八彩:形容帝王的威严或圣明。
瞻:看见。
凤:象征贤能之士。
附翼:追随。
攀髯:拉住胡须,表示亲近。
山头铸鼎炉:隐喻帝王的权力象征。
长冷:永远冷却,暗示不再有那样的盛世。
湖上号弓:可能指战事或哀悼的号角。
漠漠谷林:形容广阔而迷茫的山谷。
认处:寻找的地方。
城阳烟与草:模糊不清的景象,象征逝去的岁月。
翻译
我生得太晚,错过了那十多年的盛世,只见过一次尧帝般的明君。
凤凰虽想展翅飞近,但未能提前加入他的行列;龙归时,我也来不及去拉住他的胡须。
山顶的炼丹炉长久地冷却,湖上的号角声中充满了我的泪水。
茫茫山谷树林中已找不到他的踪迹,城阳的烟雾和草木交织在一起,仿佛他的身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江下望永思陵》,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追思和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首句“臣生差晚十馀年”,诗人遗憾自己出生较晚,未能亲眼见到圣明的尧帝。次句“八彩尧眉仅一瞻”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遗憾,意指虽有幸一睹传说中尧帝的风采,但已是人生晚年。

“凤出未能前附翼,龙归不及上攀髯”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未能在盛世之初建功立业,或在乱世末期追随明主的失落。"山头铸鼎炉长冷,湖上号弓泪满沾",诗人以铸鼎炉的荒凉和湖上号角的凄凉,寓言国家的衰败和个人的哀伤。

最后两句“漠漠谷林无认处,城阳烟与草相黏”,描绘了一幅荒芜而迷茫的画面,诗人难以寻觅先人的遗迹,只能在城阳的烟雾与草木中寄托哀思。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逝去英雄的敬仰。

作者介绍

曾丰
朝代:宋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猜你喜欢

宿古峰驿诗四首·其三

拄杖穿云到古峰,月高天净欲乘风。

人间原有清凉地,好作茅茨一亩宫。

(0)

题广度院

羲和均四时,曜灵有急节。

沈迷簿领书,坐叹春事歇。

及兹新雨收,西郊轫初发。

苍顽山气嘉,奔悍溪流活。

风惊麦翻浪,水净秧抽发。

渐穷萧寺幽,顿使烦襟豁。

蜂喧酿蜜翅,鸟落啼林血。

高僧日无事,种朮畦亩阔。

绿苗已纾纾,紫花行复结。

吾欲访长生,终岁期采撷。

(0)

斗法八条·其二防敌

左右不离常夹牵,临斗之时多少变。

他若回身牵捍遮,踢着之时必伤面。

(0)

归葛岭旧居

罢官归旧宅,山水得频过。

息影堤边树,清心湖面波。

劳无功可纪,顽有命相磨。

见说连朝雨,田家正剪禾。

(0)

再用前韵二首·其二

无味之中味最长,东湖居士独先尝。

乃知此药真良药,何必求他肘后方。

(0)

和林子长韵

横塘老居士,官意云蹉跎。

归田百顷溪,一目真恒河。

春来几栉沐,昧者时工呵。

惟公独未然,计拙乐且多。

秧针破水面,照影成婆娑。

黄梅雨朝昏,已压前溪荷。

连旬听盆倾,颓空竞嵯峨。

城头望弥漫,湖海环丘坡。

横堤荡如洗,灭没相陂陀。

却闻城南围,千丈一水过。

坚壁了不动,坐胜洪涛波。

佛力与愿力,精意驯蛟鼍。

独此夏日雨,慰公春时蓑。

我方岁事忧,一饱今无何。

乞我黄淤秋,同此天地和。

不然遂弹铗,稍续冯君歌。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