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乘轺出上京,军机旦暮促前程。
狂花野草途中恨,春月秋风剑外情。
愁见瘴烟遮路色,厌闻溪水下滩声。
不辞醉伴诸年少,羞对红妆白发生。
去岁乘轺出上京,军机旦暮促前程。
狂花野草途中恨,春月秋风剑外情。
愁见瘴烟遮路色,厌闻溪水下滩声。
不辞醉伴诸年少,羞对红妆白发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感慨。开篇“去岁乘轺出上京,军机旦暮促前程”两句,表明诗人在去年随官府车马前往长安(上京),行进紧迫,显示了当时急切的心情。
接着,“狂花野草途中恨,春月秋风剑外情”四字,不仅写出了自然景物,还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愤和无限的情思。这里的“剑外情”,则隐含着对边塞战事的担忧。
“愁见瘴烟遮路色,厌闻溪水下滩声”两句,则是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苦恼和不快。瘴烟遮路,不仅是自然景象,更是情感上的障碍;厌听溪水下滩声,流露出对这种环境的厌倦。
最后,“不辞醉伴诸年少,羞对红妆白发生”两句,诗人选择与年轻人一起饮酒,以此来忘却忧愁。这里的“红妆白发生”,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感怀和自我情感的体现。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的复杂心理状态和深沉的情感。
太守王公家太行,埋玉虽久声琅琅。
我观东海笔循吏,生色澹沲如登堂。
公初作官不择禄,海上二州成善俗。
后来坐治海丰城,百姓至今犹聚哭。
西安大郡称关中,贤守只云王海丰。
当时去思耿未已,棠阴白草悲秋虫。
人言仕学皆前定,阴功不似公家盛。
三世相传五马符,前有金华后安庆。
安庆高文如乃公,不久报政蓬莱宫。
玺书锦袍还旧物,墟里一日生春风。
我忆王公渺何处,遗泽不随漳水去。
观风使者问先贤,认取庭前古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