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龙吟.雪霁登吴山见沧阁,闻城中箫鼓声》
《水龙吟.雪霁登吴山见沧阁,闻城中箫鼓声》全文
宋 / 翁元龙   形式: 词  词牌: 水龙吟

画楼红湿斜阳,素妆褪出山眉翠。

街声暮起,尘侵灯户,月来舞地。

宫柳招莺,水荭飘雁,隔年春意。

黯梨云,散作人间好梦,琼箫在、锦屏底。

乐事轻随流水。暗兰消、作花心计。

情丝万轴,因春织就,愁罗恨绮。

昵枕迷香,占帘看夜,旧游经醉。

任孤山、剩雪残梅,渐懒跨、东风骑。

(0)
注释
画楼:华丽的楼房。
素妆:素雅的装扮。
山眉:女子的眉毛,形容如山色翠绿。
宫柳:宫苑中的柳树。
水荭:植物名,又名荭草。
黯梨云:形容云彩暗淡如梨花。
琼箫:美玉制成的箫,象征高雅音乐。
昵枕:亲密地枕着枕头。
占帘:透过窗帘观看。
孤山:杭州西湖附近的山,与梅有缘。
东风:春风。
翻译
夕阳映照下的画楼,红晕湿漉,素颜女子的黛眉更显翠绿。
傍晚的市声响起,尘埃侵入灯火人家,月光洒落,仿佛在舞蹈。
宫中的柳树吸引着黄莺,水荭随风飘荡,唤起隔年的春意。
黯淡的梨云消散,化作人间美梦,琼箫声在锦屏后低回。
欢乐之事如流水般逝去,幽兰消失,只留下花心的思绪。
绵长的情思如同万卷丝线,因春天编织,却满是愁罗恨绮。
沉醉于香气中,倚着枕头,透过窗帘看夜晚,回忆起旧日的欢饮。
任凭孤山上的残雪和梅花凋零,渐渐失去骑东风游玩的兴致。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冬日雪后初晴的画面。"画楼红湿斜阳",夕阳映照下的画楼显得格外温暖,而"素妆褪出山眉翠"则以女子的妆容比喻山色,暗示了冬日景色的清新。"街声暮起,尘侵灯户,月来舞地",傍晚的市声、尘土和月光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宫柳招莺,水荭飘雁,隔年春意",虽然冬寒料峭,但仍有生机勃勃的春意潜藏其中。"黯梨云,散作人间好梦,琼箫在、锦屏底",暗喻雪后的天空如梨花云般洁白,引发人们对美好梦境的向往,而远处传来的箫鼓声更增添了诗意。

"乐事轻随流水,暗兰消、作花心计",表达了时光易逝,欢乐之事如流水般消逝,而兰花虽凋零,却仍怀揣开花的心愿。接下来的"情丝万轴,因春织就,愁罗恨绮",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愁绪如同繁复的丝线编织成的罗绮。

"昵枕迷香,占帘看夜,旧游经醉",描述了词人沉浸在回忆中的情景,香甜的枕头和夜晚的帘幕都唤起了他对往昔欢愉的沉醉。最后,"任孤山、剩雪残梅,渐懒跨、东风骑",词人以孤山的雪梅和不再骑马出游,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的淡然和对现状的无奈。

整体来看,翁元龙的这首《水龙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吴山的景色以及词人内心的情感波澜,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翁元龙
朝代:宋   字:时可   号:处静   籍贯:句章(一作四明)

翁元龙字时可,号处静,句章(一作四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嘉熙初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可考。他是大词家吴文英之兄,亦工词,杜成之评为“如絮浮水,如荷湿露,萦旋流转,似沾非着”。所作今存花草粹编中者一首,绝妙好词中者五首。 
猜你喜欢

临高台

晚景登高台,回望春光来。

雾浓山后暗,日落云傍开。

烟里看鸿小,风来望叶回。

临窗已响吹,极眺且倾杯。

(0)

赋得山中翠竹诗

修竹映岩垂,来风异夹池。

复涧茂高节,重林隐劲枝。

云生龙未上,花落凤将移。

莫言栖嶰谷,伶伦不复吹。

(0)

湓城诗

匡山暧远壑,灌垒属中流。

城花飞照水,江月上明楼。

(0)

从游天中寺应令诗

福界新开划,名僧共下筵。

杨枝生拱树,锡杖咒飞泉。

石座应朝讲,山龛拟夜禅。

当非舍卫国,卖地取金钱。

(0)

曲严祖珽为斛律光造谣二首·其一

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0)

同门生为李谧语

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