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道傍柳,昨者黄金丝,今日萧条秃于帚。
人间毁誉风雨来,万事莫落书生口。
君不见道傍柳,昨者黄金丝,今日萧条秃于帚。
人间毁誉风雨来,万事莫落书生口。
这首诗以道旁柳树的变化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世事无常和人情冷暖。"昨者黄金丝"象征柳树昔日的繁茂与生机,"今日萧条秃于帚"则揭示了其今朝凋零,如同扫帚般的凄凉景象。诗人借此表达对世间毁誉如风雨般变换,人事难以预料的感慨,认为任何事物都不应轻易落入书生(知识分子)的口头评判之中,暗示了世态炎凉和人言可畏。整体上,此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敏锐洞察力和人生哲思。
空山无人夜色寒,鬼群乱啸西风酸。
绿袍进士倚长剑,席帽鹥影乌靴宽。
灯笼无光照斜水,怒裂鬼头燃鬼髓。
大鬼跳踉小鬼嚎,满地鸊鹈飞不起。
如今城市鬼出游,青天白日声啾啾。
安得此公起复作,杀鬼千万吾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