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到蔷薇明艳绝,燕支颗破麦风秋。
一番弄色一番退,小妇轻妆大妇愁。
花到蔷薇明艳绝,燕支颗破麦风秋。
一番弄色一番退,小妇轻妆大妇愁。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赏之乐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徐凝的《玩花五首》。诗中的意象丰富,色彩斑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情寄托。
“花到蔷薇明艳绝”,这里的“花”泛指春天盛开的各种花朵,而“蔷薇”则特指蔷薇花(即玫瑰),诗人用它来形容最美丽、最引人注目的花朵。这些花朵在春风中绽放,色泽鲜明,达到了一种绝对的美艳。
“燕支颗破麦风秋”,这句则转换了场景,从花的盛开转向小动物和农作物。燕子在枝头筑巢,颗粒在春天的麦风中逐渐成熟,这里暗示时间已经来到了春末或初夏。
“一番弄色一番退”,这两句开始描写人在这样的季节中的活动。“弄色”可以理解为玩赏花朵之色彩,人们在美丽的花海中嬉戏、欣赏,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好。然而,“一番退”则暗示了一种转瞬即逝的感觉,不仅是花开花落,更有春去秋来的轮回。
“小妇轻妆大妇愁”,这两句诗涉及到了人事纷扰。在这样的季节里,年轻貌美的小妇可能会更加注意打扮自己,以迎接佳节或社交活动;而年长的大妇则可能因为家事、岁月流逝等问题感到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人在其中的情感变换,展示了一个生动的春季画卷。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易逝和美好时光不可留恋的深刻体会。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更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哲学思考。
万斛金波泻。遍人间、云鬟玉臂,清辉狼籍。
历历扶疏丹桂影,一碧乾坤欲化。
人正在、汴梁客舍。
可惜宋家陵阙改,烂银盘、依旧当空挂。
可还似,东京夜。关河隔绝愁军马。
忆家山、六朝佳丽,许多王谢。
月到故乡应倍好,无限风亭水榭。
料此际、金樽对把。
已矣飘零何足道,鼓天风、鸾背终须跨。
暂且学,姮娥寡。
乱峰堆髻,夕景木末,残雪崖际。一派空翠。
瓢堂语悄,山窗落松子。小楼欲坠。
斜嵌岩壑,蹲若奇鬼。暝色晴霁。
鬓丝禅板,浑忘在尘世。
开士暮归晚,钵向石桥深涧洗。
坐客松寮,钟鸣黄叶寺。喜今夜关河,一碧千里。
感伤身世。看六代青山,月华如水。
是千秋、倚阑人泪。
淋漓顿挫,借杜陵长句,幻成波磔。
兀奡苍凉盘瘦硬,郁若烟帆浪舶。
巉削虚无,雕镌形状,万壑苍皮坼。
李潮吾衍,古惟二子堪匹。
叹息世态媕婀,人情淟涊,奇字谁曾识。
只有敬亭山色好,镇日相看亦得。
归卧烟霞,閒逢梅沈,定问余踪迹。
豪情冶兴,为言都不如昔。
为送人行,马上远山,也把晴蛾淡扫。
惜别情悰,中酒心期,自己殊难分晓。
一路相随,总输与、道旁春草。来早。
怕梦里花多,意中人少。
计日迤逦吴关,和燕子杨花,一群齐到。
翠篷推处,白舫摇时,两岸露桃红小。
半幅蒲帆,浑疑是、掠波沙鸟。尤好。
京口驿、鲚鱼上了。
梅子生仁,柳绵著水,翠阴淰淰遮墙。
新裁綵袖,爱趁日初长。
立马都亭送客,鞭丝飐、帽影低飏。
凝情处,暮云堆碧,妒尔作轻装。霞觞。
归捧候,黛添艾叶,红入榴房。
有江鲈篱笋,足膳高堂。
路次毗陵水驿,应相见、阳羡山光。
凭君说,倚阑游子,脉脉只思乡。
半里春田,渐踏到、蘼芜丛里。
疏篱外、红桥画板,卧于烟水。
柳线飘时寒食近,梨云冻处东风起。
把满栏、紫艳嗅移时,忻然喜。颖士仆,康成婢。
营小筑,饶名理。有玉山彩翠,光浮髹几。
斗草心情忙似蝶,筑毬士女多于蚁。
算春来、何限断肠天,无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