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绕佛阁.寒夜登惠山草庵贯华阁》
《绕佛阁.寒夜登惠山草庵贯华阁》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绕佛阁

乱峰堆髻,夕景木末,残雪崖际。一派空翠。

瓢堂语悄,山窗落松子。小楼欲坠。

斜嵌岩壑,蹲若奇鬼。暝色晴霁。

鬓丝禅板,浑忘在尘世。

开士暮归晚,钵向石桥深涧洗。

坐客松寮,钟鸣黄叶寺。喜今夜关河,一碧千里。

感伤身世。看六代青山,月华如水。

是千秋、倚阑人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寒夜中登临惠山草庵贯华阁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先,诗人以“乱峰堆髻”、“夕景木末”、“残雪崖际”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冬日傍晚山间的静谧画面,空翠的山色与夕阳余晖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美的氛围。

接着,“瓢堂语悄,山窗落松子”两句,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山间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只有松子落地的声音打破这份寂静。小楼“欲坠”的形象,以及斜嵌于岩壑中的形态,赋予了自然景观以动态美,同时“蹲若奇鬼”则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瞑色晴霁”描绘了夜幕降临,晴朗天空中的一片宁静,与前文的黄昏景象形成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深邃。诗人通过“鬓丝禅板,浑忘在尘世”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融入自然的心境,仿佛与世隔绝,心灵得到了净化。

“开士暮归晚,钵向石桥深涧洗”描绘了僧侣在傍晚时分归来,洗净钵盂的情景,既体现了佛教徒的修行生活,也暗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接下来,“坐客松寮,钟鸣黄叶寺”则描绘了在松树环绕的小屋中,钟声悠扬,黄叶覆盖的寺庙内,坐满了客人,这一场景充满了禅意与和谐,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喜今夜关河,一碧千里。感伤身世。看六代青山,月华如水。是千秋、倚阑人泪。”诗人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他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通过“六代青山”、“月华如水”等意象,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雨后闻蛙声拟赋诗坛一律

形势依山泽,诗坛屡效奇。

池蛙喧鼓吹,园茗展枪旗。

花底蜂衙集,槐阴蚁阵移。

有时酣白战,不许寸兵持。

(0)

客从远方来六首·其五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明珠。

明以喻妾心,圆以敦佳期。

韬以文锦段,出入与之俱。

含情一披阅,泣泪沾罗襦。

珠光恒不灭,佳期复何如。

(0)

常山道中即事·其二

提壶声里爱山春,山色菁葱满四邻。

便欲共寻荷芰服,却惭簪绂苦萦身。

(0)

为周处士题枯木

风摧雨蚀大江濆,寂寞盘龙百尺根。

莫笑支离空老却,五陵烟翠几枝存。

(0)

寄鸣秋赵山人兼似幻居閒士

石桥低覆薜萝阴,涧户虚窗忆醉吟。

书寄远公林下偈,调高中散竹边琴。

药栏春去啼禽换,茶灶秋来落叶深。

别后此情何所似,题封一寄故人心。

(0)

平乐溪巾

一水萦银练,乱山攒剑锋。

谁家孤屿火,落日古城钟。

衰病易为感,韶华何处逢。

平生慕幽寂,对此太愁浓。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