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范处士在育王寺书碑因以寄赠》
《范处士在育王寺书碑因以寄赠》全文
唐 / 于季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墨妙复辞雄,扁舟访远公。

□天书梵□,霜月步莲宫。

迹寄双林下,名留劫石中。

遥知松径望,棠叶满山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范处士的文人,乘着小船前往育王寺拜访高僧远公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意境,展现了文人与僧侣之间的精神交流与心灵契合。

首句“墨妙复辞雄”,既赞颂了范处士书法的高超技艺,又暗示其辞官归隐的淡泊心态。“扁舟访远公”则点明了人物行动的目的地与对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天书梵□”一句中的空格部分可能包含了对佛经或僧侣日常生活的描述,暗示了范处士与远公之间交流的内容可能涉及佛法或哲学思考。而“霜月步莲宫”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庄严的环境,进一步烘托了人物的高尚情操与精神追求。

“迹寄双林下,名留劫石中”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双林”与“劫石”等概念,表达了范处士与远公之间深厚的精神联系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这里的“迹”与“名”不仅指个人的足迹与名声,更蕴含了对佛法智慧的传承与弘扬。

最后,“遥知松径望,棠叶满山红”描绘了范处士离开时的景象,松树与红叶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象征着文人与僧侣间超越世俗的情感纽带,以及他们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文人与僧侣之间超越物质世界的深刻情感与精神交流,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佛教文化的广泛涉猎和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于季友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其二第二盏毕用《天下大定》

伐叛天威震,恢疆帝业多。

削平侔肃杀,涵煦极阳和。

蹈厉观周舞,风云入汉歌。

功成推大定,归马偃雕戈。

(0)

寿右丞相·其二

淳祐更弦第二春,顺开黄道对昌辰。

貔貅不动红尘骑,鸿雁于归青野人。

千载龙云符气运,一堂鱼水会精神。

地寒燕谷须钧播,挥手东风造化仁。

(0)

蓦山溪·其十三剪彩梅花

危栏独倚,往事思量遍。

回首掩朱扉,敛云鬓、闲拈针线。

轻罗碎剪,缝个小梅花,灯闪闪,夜沈沈,玉指轻轻捻。

寒苞素艳,浑似枝头见。

半拆与初开,谁赢得、江南手段。

玉冠斜插,惟恨欠清香,风动处,月明时,不怕吹羌管。

(0)

落梅风/落梅

宫烟如水湿芳晨。寒梅似雪相亲。

玉楼侧畔数枝春。惹香尘。

寿阳娇面偏怜惜,妆成一面花新。

镜中重把玉纤匀。酒初醺。

(0)

柳梢青

有个人人。海棠标韵,飞燕轻盈。

酒晕潮红,羞娥凝绿,一笑生春。为伊无限伤心。

更说甚、巫山楚云。斗帐香消,纱窗月冷,著意温存。

(0)

采桑子·其一

阳和欲报春来也,先上南枝。桃李休疑。

折遍香梢人未知。黄昏小院谁攀折,疏影斜敧。

半掩朱扉。旋嗅清香月下归。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