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亲玉指。嚼蕊还留蒂。梦入南朝烟景里。
消受金迷纸醉。长宵斜拥衾鸾。沈吟气吐芳兰。
拾得脂唇余唾,误他布地祗园。
微亲玉指。嚼蕊还留蒂。梦入南朝烟景里。
消受金迷纸醉。长宵斜拥衾鸾。沈吟气吐芳兰。
拾得脂唇余唾,误他布地祗园。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细腻而旖旎的画面。"微亲玉指",轻柔地触碰着如玉的手指,暗示着一种亲密而微妙的情感交流。"嚼蕊还留蒂",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品味花朵的情态,仿佛连花蒂也不忍舍弃,流露出女性的娇媚与细致。
"梦入南朝烟景里",将现实情境引入历史梦境,暗示着主人公对往昔繁华的向往和对当下生活的反思。"金迷纸醉"则形容了那个时代的奢华与浮华,暗含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批判或感慨。
"长宵斜拥衾鸾",夜晚漫长,两人相伴依偎,画面温馨而缠绵。"沈吟气吐芳兰",通过深沉的低语散发出芬芳的气息,如同兰花般高洁,展现了人物内在的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拾得脂唇余唾,误他布地祗园",意为误以为是珍贵的香泽,却不知只是寻常的唾液,可能比喻对美好事物的误解或追求的虚幻。"祗园"通常指佛寺,这里借指世俗的幻想世界,表达了词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微妙揭示。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一段情感纠葛,既有现实的细腻描绘,又有历史与理想的交织,体现了词人独特的审美观和情感深度。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休息。
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
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
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
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
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
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柳外楼高绿半遮,伤心春色在天涯。
低迷帘幕家家雨,淡荡园林处处花。
檐影已飞新社燕,水痕初没去年沙。
地偏长者无车辙,扫地从教草径斜。
怪底春风,要将我、船儿翻覆。
行囊里、是群贤相赠,数篇珠玉。
江上青山吹欲倒,湖中白浪高于屋。
幸年来、阮籍惯穷途,无心哭。归去也,瓶无粟。
吟啸处,居无竹。看造物、怎生安顿,老夫盘谷。
第四桥边寒食夜,水村相伴沙鸥宿。
问客怀、那有许多愁,三千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