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步犹艰难,兵革未休息。
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
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
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
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
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
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休息。
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
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
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
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
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
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贤才的赞赏。诗中“国步犹艰难,兵革未衰息”两句描绘出当时国家处于困境,战争连年不息,社会动荡不安。接着,“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反映了民众的痛苦和沉重的税赋负担。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则揭示了基层官吏忙于搜刮民财,无暇顾及百姓疾苦。诗人对此深表不满,通过“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两句,指出贤能之士应当珍视品行,以德治国。
接下来的“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赞扬了韦讽的才华和清廉品格,而“操持纪纲地,喜见朱丝直”则表明对其执政公正、不徇私情的态度给予肯定。
然而,“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一句显现了诗人对于那些贪官污吏的憎恶与失望。紧接着,“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呼吁必须清除这些社会毒瘤,以解民困。
最后,“挥泪临大江,高天意悽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悲伤,而“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则是诗人对韦讽上任后的美好愿景及对其良策长存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贤能官员的赞扬和期待,是一篇充满深刻社会意义的佳作。
胡马来,我马回,胡马何骄我马颓。
我弓不及弦,我衣不皇甲。
白梃足挞汝,何用兵与铩。
不战屈人理或有,血光夜照居庸口。
朝廷旰食天子忧,漫谓将军屯细柳。
不愿交河冰,胡马不得行。
但愿阴山雪,胡马不得越。
沧浪之天宁可知,胡歌满地胡儿归。
得胡一首金五十,得胡十首官三秩。
民间哗言功未真,死者既死谁为惜。
封侯在命不在勋,卫青李广皆徒云。
君不见尹吉甫、仲山甫,尔外门,我内户。
魏相任何人,而师而田不足武。
胡马来,勿复啼,沙黄草白江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