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仿东坡寿星竹法恭祝圣母慈寿》
《仿东坡寿星竹法恭祝圣母慈寿》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底论山阳与渭川,琅玕个个扫晴烟。

寿星传得东坡法,瑞应西池介寿筵。

(0)
鉴赏

这首诗以“仿东坡寿星竹法”为引,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合,展现出对长寿与祝福的深切期盼。诗人通过描绘山阳与渭川的景象,以及琅玕(翠竹)在晴空下的清丽之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进一步,诗人借寿星的形象,暗喻对圣母慈寿的崇高敬意,运用东坡先生的画竹技法,赋予了这一场景以艺术与文化的双重价值。

“底论山阳与渭川”,开篇即以山水为背景,引人入胜。山阳与渭川,皆是自然美景的象征,诗人以此起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为后续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础。接着,“琅玕个个扫晴烟”,描绘了翠竹在晴空下的清雅之姿,竹子作为长寿的象征,其形象在这里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寓意,仿佛是大自然对生命的赞歌。

“寿星传得东坡法”,在此处,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上的艺术大师苏轼(东坡)与其所擅长的画竹技艺联系起来,通过“寿星”这一角色的引入,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寿星,作为长寿的象征,其形象的塑造不仅体现了对长寿的渴望,也蕴含了对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最后,“瑞应西池介寿筵”,将场景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圣母慈寿的最诚挚祝福。西池,作为宴会的地点,其选择本身就寓意着庆祝与欢聚,而“介寿筵”则直接点明了主题——庆祝寿辰。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圣母的尊敬与爱戴,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长辈寿辰的重视与祝福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文化元素的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长寿与祝福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艺术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观源洞

麻姑峰头黄鹤归,稚川灶上丹霞栖。

寒猿啸木山月白,正是仙人朝斗时。

壶天景象何灵杳,松门石径茸芳草。

落花满院香沈沈,缘似刘郎应解到。

碧溪数声连暮钟,梦回已觉松窗晓。

(0)

傅推官劝农七绝句拟和其五.出郭

偶因官事出郊坰,更向春时得好晴。

山鸟自应知客意,不须相背苦飞鸣。

(0)

送周畏知司直归上饶待次

漫郎西笑费三年,故业新闻腹果然。

长麈剧谈抽茧绪,短檠细字缀蚕眠。

频惊陆海风波梦,未了京尘粥饭缘。

后日重来应访旧,五湖烟浪有渔船。

(0)

凤凰台

振衣快上凤凰游,极目中原泪欲流。

慨叹兴亡思太白,永言眇邈忆齐丘。

乌衣已往人千古,白鹭依然月一洲。

君子坐朝今在治,重恢关洛不须愁。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三五荀何

古称有曾闵,今复见荀何。

惟孝一而已,能行无甚高。

(0)

唐史惟则篆千文帖赞

籀学在唐,阳冰一夔。彼秩八音,各有工师。

斯帖之奇,体微而具。何以譬之,磬襄鼗武。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