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甫才名二十年,蹉跎正坐不能圆。
四书锐欲潜心圣,八品甘为从事贤。
东道樽前需客久,南轩印子待人传。
丈夫不必求知己,具眼分明有老天。
黄甫才名二十年,蹉跎正坐不能圆。
四书锐欲潜心圣,八品甘为从事贤。
东道樽前需客久,南轩印子待人传。
丈夫不必求知己,具眼分明有老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名为《送黄同年京甫必昌赴广西提干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高尚品格的赞扬。
"黄甫才名二十年,蹉跎正坐不能圆。" 这两句表达了黄同年的学识声名已经持续二十年,但他的官运并不顺利,这可能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包括个人能力、时局环境和人际关系等。
"四书锐欲潜心圣,八品甘为从事贤。" 这两句强调了黄同年的学问渴望和他对待官职的态度。他对儒家经典《四书》有着深刻的理解,并愿意以此为指南;而对于官位,他则持平常心,甘愿做一个品级不高但清廉正直的官员。
"东道樽前需客久,南轩印子待人传。" 这两句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和对友人的期望。黄同年即将远行赴任,而诗人希望他能在旅途中好好休息,并期待着他的佳话能够通过他人之口传扬。
"丈夫不必求知己,具眼分明有老天。"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豁达胸襟和对黄同年的祝愿。他认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并不需要过于追求知音,而是要拥有辨别是非的智慧,相信老天自有安排。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迈送别友人的深情,还通过对黄同年品格和学识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真才俊杰应该得到社会认可的期望。
漏箭催年,帘旌漾暝,阑珊应笑陈人。
预数花风,暗吹芳信无痕。
痴心未许流光换,倩啼鸦唤住黄昏。
判今宵,似叶寒襟,冷伴梅魂。
明朝知有提壶约,便大钱留得,扶醉前村。
卅载浮名,閒情都付桃根。
豪怀漫与潮争长,趁新潮、打桨迎春。
任寻常,酒债重重,剥啄柴门。
淮阴万少年,王孙独鹊起。
贪狼绊京索,批亢无坚垒。
燕赵既探囊,三齐复折箠。
假王化为真,昼绣荣闾里。
煦妪命亭长,为德何当尔。
再拜谢君王,小人诚自耻。
岂知平生言,怲怲犹在耳。
穷鸟空入怀,竟负钟离子。
明朝走狗烹,公亦随亡矣。
咄咄鲁朱家,匹夫犹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