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露筋祠口占》
《过露筋祠口占》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白鸟犹疑点露光,青松长与作帏房。

玉埋地底终辞污,菊死枝头尚抱香。

齑臼有碑词黯黯,投金无濑水茫茫。

翠旗明灭知何处,巾帼如林最可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画面,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感慨。

首联“白鸟犹疑点露光,青松长与作帏房”,以白鸟对露珠的犹疑,以及青松作为帷帐的永恒存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白鸟的犹豫,或许象征着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不舍;青松的坚韧,则寓意着不朽与永恒。这一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宁静,也暗含了对生命短暂与永恒追求的思考。

颔联“玉埋地底终辞污,菊死枝头尚抱香”,运用了玉与菊花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玉被埋于地下,最终摆脱了世俗的污浊,象征着高尚品质的坚守与纯洁;而菊花即使在死亡之际,仍坚持怀抱香气,展现出生命的尊严与不屈。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高尚品质与生命尊严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某些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敬仰与惋惜。

颈联“齑臼有碑词黯黯,投金无濑水茫茫”,通过描述碑文的黯淡与水流的迷茫,营造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时间的流逝感。齑臼,古代用于捣碎食物的器具,这里可能象征着历史的痕迹;黯黯的碑词,暗示了历史的模糊与难以完全解读;投金无濑,可能指代的是某种无法实现的理想或愿望,水茫茫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力感与失落感。这一联诗,不仅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翠旗明灭知何处,巾帼如林最可伤”,以翠旗的明灭不定,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命运的无常;巾帼如林,比喻众多女性英雄或贤士,最可伤则表达了对她们命运多舛的同情与哀悼。这一联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对女性角色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及其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同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人物、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生命、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僧院松

此木韵弥全,秋霄学瑟弦。

空知百馀尺,未定几多年。

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坚。

何当抛一干,作盖道场前。

(0)

金井怨

西风吹急景,美人照金井。

不见面上花,却恨井中影。

(0)

早起

月堕沧浪西,门开树无影。

此时归梦阑,立在梧桐井。

(0)

山居八咏·其一

身闲依祖寺,志僻性多慵。

少室遗真旨,层楼起暮钟。

啜茶思好水,对月数诸峰。

有问山中趣,庭前是古松。

(0)

惜莲花

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夜风。

留样最嗟无巧笔,护香谁为惜熏笼。

缘停翠棹沈吟看,忍使良波积渐空。

魂断旧溪憔悴态,冷烟残粉楚台东。

(0)

寄人二首·其一

花上断续雨,江头来去风。

相思春欲尽,未遣酒尊空。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