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箭催年,帘旌漾暝,阑珊应笑陈人。
预数花风,暗吹芳信无痕。
痴心未许流光换,倩啼鸦唤住黄昏。
判今宵,似叶寒襟,冷伴梅魂。
明朝知有提壶约,便大钱留得,扶醉前村。
卅载浮名,閒情都付桃根。
豪怀漫与潮争长,趁新潮、打桨迎春。
任寻常,酒债重重,剥啄柴门。
漏箭催年,帘旌漾暝,阑珊应笑陈人。
预数花风,暗吹芳信无痕。
痴心未许流光换,倩啼鸦唤住黄昏。
判今宵,似叶寒襟,冷伴梅魂。
明朝知有提壶约,便大钱留得,扶醉前村。
卅载浮名,閒情都付桃根。
豪怀漫与潮争长,趁新潮、打桨迎春。
任寻常,酒债重重,剥啄柴门。
这首《高阳台·除夕遣怀》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沈泽棠所作,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哲思描绘了除夕夜的思绪与感慨。
词的开篇“漏箭催年,帘旌漾暝,阑珊应笑陈人”,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通过漏箭滴答声和帘幕轻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岁月更迭、时光匆匆的氛围。这里的“阑珊”二字,既指光线微弱,也暗含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应笑陈人”则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时间以生命,仿佛它在嘲笑那些还在怀念过去的人们。
接下来,“预数花风,暗吹芳信无痕”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季节变换的微妙,花风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却悄然无声,不留痕迹,暗示着美好事物往往不易察觉,需要用心去感受。而“痴心未许流光换,倩啼鸦唤住黄昏”则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的深深忧虑,以及试图留住美好瞬间的痴心愿望,但最终只能借助啼叫的乌鸦来唤回即将消逝的黄昏,这种努力显得有些徒劳。
“判今宵,似叶寒襟,冷伴梅魂”三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词人将自己比作一片寒叶,与梅花相伴,共同承受冬夜的寒冷。这里不仅有对孤独和寂寞的描写,更有对坚韧与坚持的赞美。最后一句“明朝知有提壶约,便大钱留得,扶醉前村”,则以明日的聚会为转折点,预示着虽然今晚孤独难耐,但明天的相聚将带来温暖与欢乐,词人对未来充满期待。
“卅载浮名,閒情都付桃根”两句,回顾了词人过去的三十年,无论是功名还是闲情逸致,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如同付诸东流的桃根,无法挽回。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豪怀漫与潮争长,趁新潮、打桨迎春”则展现了词人面对未来的积极态度,他愿意与激流勇进,乘着新潮,迎接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对生活充满希望和勇气。
最后,“任寻常,酒债重重,剥啄柴门”一句,以酒债和柴门的形象,描绘了生活的平凡与艰辛,但即便如此,词人依然愿意面对,展现出一种豁达与坚韧的精神面貌。
整首词通过对除夕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时间、生命、孤独、希望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斜日南屏,偏几阵、风回画桡。
拼冷落、半湖残梦,剩笛零箫。
碎蹙烟波堆细縠,低翻草树踠新条。
更杨花、似雪扑疏蓬,过断桥。沙堤畔,柔橹摇。
云寺外,乱钟敲。怅酒阑歌散,依旧无聊。
近水楼台天半隔,满城灯火望中遥。
问采香、人去甚时来,魂暗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