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唐朴非有北上便道入山之订久候不至》
《唐朴非有北上便道入山之订久候不至》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遥望锦帆过急湍,短章裁就寄长安。

已开山阁延朱履,却讶香尘隔玉鞍。

秋草定沾朝露湿,黄花空送夕阳残。

八方辐辏春风暖,谁信柴门雪夜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等待友人北上时的复杂心情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联“遥望锦帆过急湍,短章裁就寄长安”,以“锦帆”和“急湍”营造出友人旅途中的壮丽景象,而“短章裁就寄长安”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简短的诗句寄托于远方。

颔联“已开山阁延朱履,却讶香尘隔玉鞍”,描述了诗人准备迎接友人的场景,山阁已开,朱履已备,却因友人未至而感到惊讶,这里的“香尘”与“玉鞍”暗示了友人身份的尊贵,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到来的期待与喜悦。

颈联“秋草定沾朝露湿,黄花空送夕阳残”,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漫长。秋草沾露,黄花送晚,既展现了季节的更迭,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尾联“八方辐辏春风暖,谁信柴门雪夜寒”,对比了外界的繁华与内心的孤寂。八方来客,春风温暖,反衬出诗人独自在柴门下等待时的寒冷与寂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迟迟未至的深深忧虑与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等待过程中的复杂心理活动,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深邃的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寿萧少宰·其三

玉堂清切傍龙楼,曾沐铜盘掌上秋。

莫问赤松旧游处,酂侯原不是留侯。

(0)

哭崔季嘿·其八

忆君清泪洒西州,经岁西园罢宴游。

何事邻人调玉笛,夜来吹落满城秋。

(0)

采莲曲四首·其二

柳塘风起荻花飘,竹坞烟消江水遥。

閒过隔船探女伴,飞上木兰桡。

(0)

都督王公阅兵海上歌·其八

鹳鹅飞尽阵云稀,杨柳风前小队归。

一曲南征吹不散,又随明月过江飞。

(0)

水西寓目同梁幼宁明府赋·其三

含笑掩罗襦,佯羞入深竹。

漫劳赠妾辞,不解迎郎曲。

(0)

客中寄梁伯遐

西风习习生庭树,衰草黄花照病颜。

沧海雁南空怅望,白云家在未能还。

身如倦鸟常思止,门对寒流独掩关。

遥羡君为尘外客,醉扶藜杖向秋山。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