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莲曲四首·其二》
《采莲曲四首·其二》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词  词牌: 采莲子

柳塘风起荻花飘,竹坞烟消江水遥。

閒过隔船探女伴,飞上木兰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南水乡采莲图。首句“柳塘风起荻花飘”,以轻柔的春风和飘扬的荻花,营造出一种温柔恬静的氛围,仿佛能听到微风拂过水面的声音,感受到芦苇随风摇曳的轻盈。接着,“竹坞烟消江水遥”一句,通过烟消云散的景象,展现出远处江水的辽阔与深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展开的山水画卷之中。

“闲过隔船探女伴”,描绘了采莲女子们在湖面上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她们或许是在嬉戏打闹,或许是在相互间传递着采莲的乐趣,充满了生活的温馨与乐趣。最后,“鴈鴈飞上木兰桡”,以一只鴈鴈(应为“鴈鴈”之误,应为“鴈”)飞上木兰舟的细节,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灵融入画面,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鲜活,也寓意着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采莲时节的宁静之美,以及人们在自然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诗意与生活气息。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晚入邓尉山宿还元阁

晚钟流岩壑,寻声经叠嶂。

重游二十年,云山故无恙。

来登四宜堂,聊此息筇杖。

老桂渐凋残,吾生岂强壮。

凭轩送远目,百里纳清旷。

晴雪漫陂陀,香风透屏障。

花影连湖光,夕阳摇滉漾。

俄顷寒烟凝,岚岭换形相。

夜投还元阁,高枕鸟巢上。

风雨惊梦魂,松涛入纸帐。

(0)

江行怀古·其三

莺花江总宅,风月谢公墩。

画舫青溪水,红楼白下门。

莲花更莲子,桃叶复桃根。

乐府凄凉遍,重歌动客魂。

(0)

秋日送友人之岳阳

秋水绵绵送客行,江干携手泪纵横。

孤帆挂日风前影,别雁啼霜梦里声。

双树半遮云麓寺,一湖初涌岳阳城。

愁多莫更登楼望,吴楚天连百感生。

(0)

花豹梁

渐入飞狐道,经行花豹梁。

马蹄愁细石,人面拂浓霜。

江海抛前梦,并幽逐大荒。

莫添儿女恨,牵率泪成行。

(0)

夏县谒司马温公墓

条山苍苍河水黄,大贤钟毓非寻常。

儿童走卒识君实,至今青简生辉光。

天将元老资有宋,范韩文富道继昌。

公乎正色发伟议,伊训说命同敷扬。

传闻中国相司马,辽人拱手戢朔方。

奈何功德未及竟,凤凰忽逝麒麟藏。

转使奸回窃国柄,碑刊元祐覆纪纲。

当时墓碑题御笔,清忠粹德昭炜煌。

钜手万言勒神道,学士振藻铿琳琅。

一朝被谗忽摧毁,马鬣空见斧与堂。

墓门闭向六百载,公名自共河山长。

整冠下拜瞻且肃,松柏声入清风香。

(0)

斋敕出南台舟次恭纪·其二

鹢首双高俯大洋,遥知不日是扶桑。

先安廉石争风力,总有恬波应国祥。

耀远旌麾通浩淼,凌空笳吹起潜藏。

明朝底物常相对,碧海青天日月光。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