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长驰朔雪低,衣冠握手重含悽。
惊心北阙辞丹凤,愁色南云望碧鸡。
铜柱千年标障塞,铁桥万里界封提。
亦知上国悬金在,咫尺炎荒到紫泥。
五马长驰朔雪低,衣冠握手重含悽。
惊心北阙辞丹凤,愁色南云望碧鸡。
铜柱千年标障塞,铁桥万里界封提。
亦知上国悬金在,咫尺炎荒到紫泥。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使君的场景,充满了离别的哀伤与对未来的忧虑。首联“五马长驰朔雪低,衣冠握手重含悽”以“五马”象征高官,描绘出送别时的隆重场面,而“朔雪低”则渲染了冬日的寒冷与离别的凄凉氛围。接着,“惊心北阙辞丹凤,愁色南云望碧鸡”两句,通过“北阙”、“丹凤”、“南云”、“碧鸡”的意象,表达了对使君离开朝廷、远行的深切忧虑和不舍。
颈联“铜柱千年标障塞,铁桥万里界封提”运用历史典故,以“铜柱”和“铁桥”象征边疆的稳固与国家的疆域,同时也暗含着对使君此行安全的祝愿。尾联“亦知上国悬金在,咫尺炎荒到紫泥”则表达了对使君赴任之地遥远且环境艰苦的担忧,同时又寄予了对朝廷赏赐的期待,体现了对使君此行的复杂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离愁别绪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深关切和祝福。
谢家旧说东山公,徐家南峰亦穹窿。
东山南峰相去不知几百里,峰头云气往往直与东山通。
前飞紫凤后覆釜,金钱石佛交帡幪。
其间突兀见精舍,创始乃自开原翁。
诗书簪组不绝百年内,至今乡里传高风。
古愚肯构已足尚,节也中兴还有功。
别来三载劳梦寐,时与谢家孙子画里心神融。
君不见黄头马下三尺水,一滴起自天瓢中。
江湖庙廊虽异处,竹帛钟鼎将无同。
他年驷马入闾里,远记列斋灯火相对三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