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儒通易少,公子信人豪。
几载韦编绝,三篇纸价高。
素心鄙温饱,馀事及风骚。
台阃招徕广,勾朱不足劳。
世儒通易少,公子信人豪。
几载韦编绝,三篇纸价高。
素心鄙温饱,馀事及风骚。
台阃招徕广,勾朱不足劳。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通过这短短的八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思考和批评。首先,“世儒通易少,公子信人豪”两句,表明在一个普遍认为读书人少、而且多数士大夫都好高骛远,不愿意脚踏实地的时代背景下,诗人赞扬那些能够坚守本分、不骄不躁的人。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对于学问和品德的普遍看法。
接着,“几载韦编绝,三篇纸价高”两句,描绘了一种书籍难求而价格昂贵的景象。这里“韦编”指的是用皮革制成的书册封面,而“三篇纸价高”则是形容书籍之珍贵。这不仅反映了当时书籍的稀缺,更可能暗示着知识和文化的传承受阻。
然后,“素心鄙温饱,馀事及风骚”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里“素心”指的是纯洁无伪的心灵,而“鄙温饱”则是形容一种简朴而满足的生活状态。后半句“馀事及风骚”,则是说即使面对许多琐碎的事务,也能保持一份超然和淡定。
最后,“台阃招徕广,勾朱不足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治理国家和选拔才的看法。这里“台阃”指的是朝廷的高官,而“招徕广”则是形容广纳贤才;“勾朱不足劳”,则是说即使在繁杂的官僚体系中,也不需要过度的勤奋和努力,只要忠诚于职责即可。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和治国方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