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弓俱奋臂,窥鼎迭磨牙。
同姓馀中垒,昌言抑外家。
窃弓俱奋臂,窥鼎迭磨牙。
同姓馀中垒,昌言抑外家。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收录在他的《杂咏一百首》中。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古代器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和独到的见解。
"窃弓俱奋臂,窥鼎迭磨牙" 这两句,描写的是古代兵器和礼器上的装饰与雕刻。"窃" 通 "取",意为取出;"弓" 指弓箭;"奾臂" 指弯曲的胳膊形状,这里比喻弓箭被精心保管着。"窥" 意味窥视或观察;"鼎" 是古代祭祀时用的青铜器具;"迭磨牙" 则是指那些器物上的纹饰经过长时间的磨损,依然清晰可见。这两句通过对兵器与礼器的形象化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的尊崇之情。
接下来的"同姓馀中垒,昌言抑外家"则表达了一种家族观念。"同姓" 指的是有共同姓氏的人,"馀中垒" 可理解为家族聚集在一起;"昌言" 意味美好的话语或赞扬之词;"抑外家" 则是说要压抑对外界的过分宣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和谐、内外有别的理念,以及对家族传统的维护。
整体来看,这段诗文通过具体形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以及对于家族价值观念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