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俄流血,沙中竟脱身。
乃知燕刺客,有愧汉谋臣。
殿上俄流血,沙中竟脱身。
乃知燕刺客,有愧汉谋臣。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其五)·博浪壮士》中的几句。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情感表达。
“殿上俄流血,沙中竟脱身。” 这两句描绘了一场生死搏斗的紧张画面,诗人通过鲜明的意象传递了战乱中的残酷与幸存者的惊险。这里的“殿上”可能指的是权力中心或者战争发生的地方,而“沙中脱身”则是对幸存者在困境中挣扎求生的写照。
接下来的两句,“乃知燕刺客,有愧汉谋臣。” 表示诗人通过前面的场景,体会到了历史上那些为了国家利益而进行暗杀的“燕刺客”的勇气和牺牲,以及对那些在朝堂之上筹划战略的“汉谋臣”的自责。这里“愧”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几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一种对历史、战争和英雄主义的深刻反思。它让人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勇气,如何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保持自己的荣誉与尊严。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有的哲理和情感深度。
计江南、许多风景,繁华只在晴昼。
些儿淡沲冲融意,到处粘花著柳。疏雨后。
更艳艳绵绵,泼眼浓如酒。飞浮宇宙。
但借日浮香,随烟著物,巧笔画难就。
惆怅处,曾记苏堤携手。十年惊觉回首。
苍埃霁景成阴晦,湖水湖烟依旧。凝望久。
问燕燕莺莺,识此年华否。长门别有。
脉脉断肠人,柔情荡漾,长是为伊瘦。
才过新正,能几日、海棠开了。
将谓是、睡犹未足,嫣然何笑。
一片殷红新锦样,天机知费春多少。
更芳期、不待燕黄昏,莺清晓。花旧说,南昌好。
花宜占,东风早。想香霏地近,融和偏巧。
佳句流传千古在,石湖不见坡翁老。
倩何人、寄驿报家山,教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