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垄上行》
《垄上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耕夫有志如鸿鹄,一夕丹书发鱼腹。

天教狐啸起英雄,遂使雌雄争逐鹿。

壮士生当举大名,身作陈王事乃成。

分兵徇地多秦敌,一一诸侯尽膝行。

所置将军尽豪杰,纷纭竟使强秦灭。

驱除已是霸王威,发难何殊汤武烈。

戍卒能为天下倡,何辞一战殉沙场。

第一功归汉高帝,无双不数楚真王。

汉业皆因张楚业,千秋砀上陈馨香。

(0)
鉴赏

这首诗《垄上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创作,描绘了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与英雄崛起的宏大场景。诗中以“耕夫有志如鸿鹄”开篇,形象地表达了普通百姓心中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如同鸿鹄一般志向高远。接着,“一夕丹书发鱼腹”引用历史典故,暗示了起义的开始,如同陈胜吴广起义时的神秘丹书于鱼腹中显现,预示着一场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

“天教狐啸起英雄”,进一步强调了英雄人物的涌现是天意所为,如同狐狸的啸声唤醒了潜在的英雄。随后,“遂使雌雄争逐鹿”借用成语,生动地描绘了英雄们为了争夺权力而展开激烈的竞争,如同猎人追逐鹿群,充满了紧张与激烈。

“壮士生当举大名,身作陈王事乃成”则赞美了那些在乱世中脱颖而出的英雄,他们不仅拥有远大的理想,更付诸行动,最终成就了伟业。接下来的几句“分兵徇地多秦敌,一一诸侯尽膝行”描述了英雄们如何通过军事手段,击败强大的敌人,建立起自己的势力范围。

“所置将军尽豪杰,纷纭竟使强秦灭”赞扬了英雄们麾下的将领都是杰出之才,他们的共同努力最终导致了强秦的灭亡。最后,“驱除已是霸王威,发难何殊汤武烈”将英雄们的作为比作古代的霸主和圣君,强调了其行为的正义与伟大。

“戍卒能为天下倡,何辞一战殉沙场”表达了对起义士兵的敬仰,他们敢于站出来对抗压迫,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全诗以“第一功归汉高帝,无双不数楚真王。汉业皆因张楚业,千秋砀上陈馨香”结尾,歌颂了汉高帝刘邦的功绩,并肯定了张楚(指陈胜吴广起义)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之情,以“砀上陈馨香”象征对屈原精神的敬仰与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推崇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题紫宸宣对册赠管建初舍人

少年天子白衣臣,特旨传呼上殿频。

手写山河盘日月,魂摇宫阙动星辰。

一时綵笔空当代,平地青云致此身。

我亦彤墀曾对字,下帘容易望龙鳞。

(0)

陵祀途次作

行役及春晴,春迟柳乍萦。

青峦拄汉出,紫甸荡云平。

车马通驰道,桥陵控上京。

金瓯万年胜,垂拱见时清。

(0)

登君山望江

岸花江草几回新,十载曾游迹已陈。

坐迥诸天当落日,闰逢三月尚馀春。

潮从来往流终古,世亦浮沉叹此身。

不见当年珠履客,空劳綵笔醉词人。

(0)

秋日史思善吴文仲二比部偶集斋中分得山字

玉珂双并散朝班,人识明光奏赋还。

春雪昨看华屋满,秋风偏放白云閒。

佩将兰草香同握,望得金茎渴共攀。

橐笔却怜违别久,重来仍是忆青山。

(0)

戏为元方送文如·其二

沼花惟有荷花红,卿比荷花又不同。

爱得花开将结子,再三珍重五更风。

(0)

过苕上值病目宿震泽道院·其一

行客偶维棹,花宫坐晏如。

未能遗世事,聊得借楼居。

野润春烟薄,川长夕照虚。

乾坤双病眼,取次检方书。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