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吴王宫阁临江起,不见珠帘见江水。
晓气晴来双阙间,潮声夜落千门里。
句践城中非旧春,姑苏台下起黄尘。
祗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君不见吴王宫阁临江起,不见珠帘见江水。
晓气晴来双阙间,潮声夜落千门里。
句践城中非旧春,姑苏台下起黄尘。
祗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与怀旧的氛围。开篇“君不见吴王宫阁临江起,不见珠帘见江水”两句,通过对听者提问的方式,强调了吴王宫殿的宏伟以及它与江水相望的壮丽景象,同时点出了珠帘作为内外隔绝的元素,突显了宫中的隐秘和距离观者的遥远。
接着,“晓气晴来双阙间,潮声夜落千门里”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早晨明净的空气穿透宫阙,以及夜晚潮汐涌入宫门的声音,这两种不同时间段的景象对比,显示出吴王宫在自然轮回中的孤独与沉重。
“句践城中非旧春,姑苏台下起黄尘”两句,则转向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句践指的是古代吴越之战,春意不再,表明时间流逝、世事变迁,而“姑苏台下起黄尘”则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感,黄尘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往昔繁华的消散。
最后,“祗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两句,诗人表达了现实与过去的对比,只剩下西江明月依旧,而曾经沐浴在这月光下的吴王宫中人物,却早已不再。这里的“祗今”强调了现在与过去的断裂,“唯有”则表现出一种无奈和留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王宫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感,以及对过往繁华时光的无限怀念。
盘错才无滞,弦歌政有声。
及瓜青纸诏,谒帝紫微城。
节并霜松峻,心同冰玉清。
十桨行色贵,三府辟书荣。
驿树纷红叶,江蘋老紫茎。
祇应中宿路,双节急归程。
甘樱离会酒初醒,还赴东侯拱璧迎。
江上桃歌传乐录,坐中鹦鹉占宾荣。
仙车过洛人偏识,绣骑还邛客尽倾。
后夜严陵台上望,紫云西北是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