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韧叟滏麓归耕图·其一》
《题韧叟滏麓归耕图·其一》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休日频来话梦馀,不成野穫且郊居。

耕夫识字劳殊甚,兼授村童四子书。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展现了淳朴的农耕文化与教育的融合。首句“休日频来话梦馀”,描绘了在闲暇时光里,人们聚在一起分享梦境,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接着,“不成野穫且郊居”一句,表明即使在田间劳作之余,人们也乐于享受自然,过着简朴而满足的生活。

“耕夫识字劳殊甚”,诗人通过这一句强调了知识对于农民的重要性,即使在繁忙的农事中,他们也不忘学习,这不仅提高了个人素质,也为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兼授村童四子书”,则进一步展示了知识传播的场景,耕夫不仅自己学习,还教导村里的孩子们读书,传承知识,培养下一代,体现了教育在农村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末民初时期乡村社会的风貌,既展现了农耕文化的特色,又突出了教育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性,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题沈启南所藏郭忠恕雪霁江行图真迹

洛阳老狂眼双白,挥毫醉呼声裂帛。

手持造化夺天工,顷刻云烟变朝夕。

有时点染入毫忽,决皆未须论寸尺。

平看侧睨部位匀,叠见层分了无隔。

更闻篆去书绝伦,二物殊科乃同格。

前身合是颜平原,骨蜕空山两无迹。

君看雪霁江行图,杳若张帆向空碧。

沙明水净天地阔,远树平川晴历历。

两舟供载百物具,细者铢藏钜山积。

老稚相看宛有情,佣工仆夫皆受职。

世閒画手自有数,此狂一去难再得。

宣和旧物出内局,书题瘦筋印方石。

风尘澒洞河洛空,流落江南岁三百。

天球河图庙不守,微物犹关世因革。

富家珍袭何足论,终作贫儿一朝食。

姑苏沈郎亦好奇,袖里黄金轻一掷。

定知仙笔可通神,恐有六丁随霹雳。

桓伭窃取吾所笑,一月为君频拂拭。

还君颇觉未忘情,摹本为予君莫惜。

(0)

殿上戏

殿上戏,丞相嗔,丞相勿嗔吾弄臣。

臣可弄,不可狎,节使不来臣已杀。

君王有道臣职遂,细柳营中亲按辔。

(0)

绣户珠帘有路岐,别时嫌早到嫌迟。

主家只解怜毛羽,涴尽雕梁不自知。

(0)

西湖曲五首·其二

不信湖中好,侬身别有家。

翻愁岁华尽,不敢采莲花。

(0)

西山和许廷冕刘时雍汪时用三兵部韵五首·其五

半岭香台石磴斜,诸空缥缈送天花。

新开塔寺雄西郭,旧赐经幢出内家。

避暑亭前泉带雨,回龙殿下水明霞。

太平天子无巡幸,头白山僧诵《法华》。

(0)

饮士常新居和席上联句韵

寂寞官曹似隐居,清风时动一床书。

花应旋种栏将满,客不频来席尚虚。

诗好忽惊传锦字,酒狂真欲换金鱼。

多情愧有东邻卜,已办城西款段车。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