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当年旌九子,翁山今日命香溪。
君今名与香溪著,莫惜罗浮白首栖。
太白当年旌九子,翁山今日命香溪。
君今名与香溪著,莫惜罗浮白首栖。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赠袁锡泉》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首句“太白当年旌九子”,借用了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字太白)的典故,李白曾有九个弟子,此处以“旌”字形容,表达了对袁锡泉才华出众、弟子众多的赞誉。接着,“翁山今日命香溪”,“翁山”是屈大均的别号,这里用以自指,同时也暗指袁锡泉的名字与香溪(一条河流名)相联系,寓意两人友谊如同流水般绵长不绝。
“君今名与香溪著”,进一步强调了袁锡泉的名声如同香溪一样深入人心,广为人知。“莫惜罗浮白首栖”,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袁锡泉能够像罗浮山的隐士一样,即使年华老去,也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归宿,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当代友人,既赞美了袁锡泉的才学与名声,也寄托了诗人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故山登第去,不似旧归难。
帆卷江初夜,梅生洞少寒。
采薇留客饮,折竹扫仙坛。
名在仪曹籍,何人肯挂冠。
白水遍沟塍,青山对杜陵。
晴明人望鹤,旷野鹿随僧。
古柳连巢折,荒堤带草崩。
阴桥全覆雪,瀑溜半垂冰。
斗鼠摇松影,游龟落石层。
韶光偏不待,衰败巧相仍。
桂树曾争折,龙门几共登。
琴师阮校尉,诗和柳吴兴。
舐笔求书扇,张屏看画蝇。
卜邻空遂约,问卦独无徵。
投足经危路,收才遇直绳。
守农穷自固,行乐病何能。
掩帙蓬蒿晚,临川景气澄。
飒然成一叟,谁更慕鶱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