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封禅日重光,天子垂衣历数长。
九州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明君封禅日重光,天子垂衣历数长。
九州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庆典景象,明君指的可能是唐朝某位皇帝。在封禅之日,这位君主带领百官在泰山进行封禅大礼,以示尊天法地。重光二字形容光辉灿烂,如同再现古时尧舜时代的明亮与和谐。
"天子垂衣历数长"一句,则是对皇帝亲自主持这场盛典的庄严气氛进行描绘。天子指中国古代的皇帝,垂衣形容其威仪之严肃,而历数长则意味着这一过程既庄重又漫长,彰显出礼仪的隆重和国之尊严。
接着,“九州四海常无事”一句,是对大唐帝国疆域广阔、民富国强的一种描绘。九州指中国古代的九个地区,四海则是东海、南海、西海、北海的合称,这里代表着整个国家的范围。而“常无事”表明在这样一个强盛统一的帝国中,民众生活安定,无战乱之忧。
最后,“万岁千秋乐未央”则是对这场庆典所带来的喜悦心情的一种抒发。万岁和千秋都是用来祝愿皇帝长寿的词汇,而“乐未央”则表达了国泰民安、欢乐无尽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盛大封禅仪式的描绘,展现了唐朝的强盛与和谐,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皇权的尊崇以及对国家长久繁荣的美好愿景。
仙人鼓棹空中举,飞上重岩斟桂醑。
夜深沈醉堕岩前,忘却仙舟在何处。
七尺寒玉凝紫脂,沈香之号恐传疑。
波间似有蛟龙护,月落澄潭雾起时。
至今陈迹已千载,苔纹藓绣生幽采。
行人日日见仙舟,仙舟日见行人改。吁嗟乎!
化工奇谲何所无,儒生鲜见徒惊呼。
君不见昔人凿井逢篙楫,年月犹书吴赤乌。
我寻鲍公履,因之登翠微。
仙人不可见,海燕西南飞。
灌木蟠长根,清樾当门扇。
洞中自昏昼,日月安所归。
巑岏四百峰,高下相因依。
玄气结重云,山云漭相围。
服食宁所愿,庶免为人鞿。
徘徊暝色下,冷露沾裳衣。
昔闻马文渊,居后欲轩前欲轾。
又闻栾将军,贱贫辱身贵快意。
此语非长者,亦复非游戏。
劲翮扶摇九万里,岂识青冥更垂翅。
鸢肩火色多少年,一老行吟独憔悴。
惟应中山酿,供我千日醉。
駃騠为胾驼作羹,有酒如渑那复记。
千秋亭上相叫呼,不知何与痴人事。
丈夫不得手执丈二殳,身领渔阳万突骑。
亲射蛮毡缚鬼章,谁识邓先好奇计。
此酒须满百斛船,使我反覆没饮如渴骥。
子路百榼尧千钟,黄土谁能别愚智。
诸君不釂阁当闭,举觯径须烦杜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