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期不负到重阳,细雨浓阴又可伤。
试问东篱何处赏,有花无酒恼人肠。
佳期不负到重阳,细雨浓阴又可伤。
试问东篱何处赏,有花无酒恼人肠。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九日遇雨》描绘了诗人重阳节遇雨的情景。首句“佳期不负到重阳”表达了对重阳佳节的期待和赴约的心情,然而接下来的“细雨浓阴又可伤”则转而描绘了现实中的阴雨天气,使得节日的气氛显得有些凄凉。诗人不禁发问:“试问东篱何处赏?”东篱是古代文人常用来象征隐逸或赏菊的地方,此处暗指赏菊的习俗,但雨天使得这一传统活动变得困难。“有花无酒恼人肠”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雨而无法饮酒赏花的遗憾,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重阳节习俗的向往与现实中不得其时的失落,以及由此产生的淡淡哀伤,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玉貌自宜双黛翠,桃花独笑一枝春。
秋水未鸣游女佩,寒云空满望夫山。
黄阁暮虫罗户牗,紫庭春草遍阶墀。
绿耳半蔓湘浦竹,骊文乱点武陵花。
辽阳客路千峰引,蓟北乡心片月知。
山云渺渺川程远,木叶萧萧雁过初。
回雁不传乡信去,秋风偏向客衣寒。
千峰黛色因晴出,百谷泉声欲暮寒。
黛色迥临沧海上,泉声遥落白云中。
喜遇近臣杨得意,惭非词客马相如。
秋迎晓月鸿声早,日映深山水气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