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从远戍,荷戈日已深。
野风起枯杨,鸣雁多苦音。
潮没黄陵庙,雪落云梦林。
沮洳阻长驱,万马空骎骎。
贰师不好谋,我力恐难任。
永捐父与母,男儿岂无心。
离家从远戍,荷戈日已深。
野风起枯杨,鸣雁多苦音。
潮没黄陵庙,雪落云梦林。
沮洳阻长驱,万马空骎骎。
贰师不好谋,我力恐难任。
永捐父与母,男儿岂无心。
这首清代王又旦的《古从军词和马云翎(其一)》描绘了一位远离家乡、久戍边疆的士兵的内心世界。诗中通过“离家从远戍,荷戈日已深”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乡的思念和长期征战的艰辛。接着,“野风起枯杨,鸣雁多苦音”以自然景象渲染出凄凉的氛围,暗示了战地生活的孤寂与哀愁。
“潮没黄陵庙,雪落云梦林”两句,通过潮水淹没黄陵庙和冬雪覆盖云梦林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边塞的荒凉和时间的流逝。然而,“沮洳阻长驱,万马空骎骎”则揭示了行军中的艰难险阻,即使千军万马也难以快速前进,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困境。
最后两句“贰师不好谋,我力恐难任”暗指指挥官的战略失误,而“永捐父与母,男儿岂无心”则表达了主人公虽然身在战场,但心中仍挂念着亲情,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对家国责任的承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士兵的内心挣扎和对家庭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无情和军人的坚韧。
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轻。
出身事主,刚甚须作不平鸣。
老却西山薇蕨,闲损南窗松菊,羞死汉公卿。
豺狼敢横道,草木要知名。秋已素,人又去,若为情。
长沙何在,风送呜咽暮潮声。
举棹却寻归路,挥麈莫谈时事,得酒且频倾。
一片古时月,千里伴君行。
我来南山兴感悲,万物纭纭宰者谁。
众材丛卑无奇姿,直辕曲轮皆所宜。
大木磊磊节干奇,撑岩拄谷无处施。
我愿天子脩明堂,坐朝诸侯会四夷。
柱要十围栋百尺,日责匠石搜访之。
千人用斧万人拽,大根斫断山崩攲。
五州追牛十县丁,载送上都天子怡。
轮般骇汗工倕走,有目未省曾观窥。
黄帝合宫尧衢室,周制九筵虞总期。
听政朝夕有攸处,阖门左右咸以时。
天子拱手四辅立,坐致四海为雍熙。
不用直弃用即大,短辕曲轮尔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