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南山兴感悲,万物纭纭宰者谁。
众材丛卑无奇姿,直辕曲轮皆所宜。
大木磊磊节干奇,撑岩拄谷无处施。
我愿天子脩明堂,坐朝诸侯会四夷。
柱要十围栋百尺,日责匠石搜访之。
千人用斧万人拽,大根斫断山崩攲。
五州追牛十县丁,载送上都天子怡。
轮般骇汗工倕走,有目未省曾观窥。
黄帝合宫尧衢室,周制九筵虞总期。
听政朝夕有攸处,阖门左右咸以时。
天子拱手四辅立,坐致四海为雍熙。
不用直弃用即大,短辕曲轮尔胡为。
我来南山兴感悲,万物纭纭宰者谁。
众材丛卑无奇姿,直辕曲轮皆所宜。
大木磊磊节干奇,撑岩拄谷无处施。
我愿天子脩明堂,坐朝诸侯会四夷。
柱要十围栋百尺,日责匠石搜访之。
千人用斧万人拽,大根斫断山崩攲。
五州追牛十县丁,载送上都天子怡。
轮般骇汗工倕走,有目未省曾观窥。
黄帝合宫尧衢室,周制九筵虞总期。
听政朝夕有攸处,阖门左右咸以时。
天子拱手四辅立,坐致四海为雍熙。
不用直弃用即大,短辕曲轮尔胡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石介的作品,名为《南山赠孙明复先生》。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慨,同时也融入了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开篇“万物纭纭宰者谁”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之源和宇宙运行规律的好奇与探索。接着,“大木磊磊节干奇,撑岩拄谷无处施”两句,描绘了一种强烈对比,大的树木虽然有着独特的形态,但在自然界中却找不到它们合适的位置。
诗人随后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愿天子脩明堂,坐朝诸侯会四夷。”这里的“天子”指的是皇帝,而“脩明堂”则是希望皇宫能够修建得光辉明亮,以此作为政治清明的象征。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场景,集合各地的诸侯和边远地区的人民,展现出一个和谐统一的国家局面。
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诗人详细描绘了宫殿建筑的宏伟,以及建造过程中的繁复与艰辛。例如,“柱要十围栋百尺,日责匠石搜访之。”这里强调的是工程的巨大和对工匠技艺的高要求。
此后,诗人提到了古代圣王黄帝和尧的宫室,以及周朝时期的礼制。这些都是理想政治状态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于古代圣明政治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天子拱手四辅立,坐致四海为雍熙”表达了对皇帝威严与和平统治的赞美。同时,“不用直弃用即大,短辕曲轮尔胡为”两句,则是强调了适宜与实用的重要性,不应一味追求完美,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工建筑的描写,以及对古代圣王理想政治状态的追念,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秩序和谐统一的深切期望。
火星坠营天欲泣,万木冰生夜僵立。
旌旗影淡塞云黄,笳鼓声沈朔风黑。
辕门虎将真丈夫,雄姿赳赳何魁梧。
半生豪放纵所适,意气落落吞江湖。
一剑沙场奋威武,誓欲将身报明主。
马革裹尸志莫酬,嗟乎无乃天之数。
忠魂自昔飞上天,回首人间二十年。
流水落花空寂寂,斜阳芳草自芊芊。
将门有将三军帅,能读父书六韬在。
相机制胜无拙谋,拜将封侯应可待。
天恩旷荡贲泉扃,山川草木皆光荣。
平生心事料无憾,英风凛凛还如生。
东海有匹妇,诬杀良可伤。
奈何三年旱,赤地千里荒。
幽燕有贱臣,繫狱将见戕。
仰天一叩心,六月飞清霜。
物情有冤抑,一念通彼苍。
二三持法吏,舞文自洋洋。
阳诛苟幸逭,阴祸亦可防。
于公能治狱,子孙乃隆昌。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乃治。
武王资十乱,承商履天位。
嗟彼夘金刀,凭谁和鼎味。
创始藉萧曹,守成推丙魏。
李唐虽小康,贤才亦云萃。
杜房兼宋姚,绳绳赖无坠。
我思古良臣,班班犹可记。
相望佐无为,诸公真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