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有匹妇,诬杀良可伤。
奈何三年旱,赤地千里荒。
幽燕有贱臣,繫狱将见戕。
仰天一叩心,六月飞清霜。
物情有冤抑,一念通彼苍。
二三持法吏,舞文自洋洋。
阳诛苟幸逭,阴祸亦可防。
于公能治狱,子孙乃隆昌。
东海有匹妇,诬杀良可伤。
奈何三年旱,赤地千里荒。
幽燕有贱臣,繫狱将见戕。
仰天一叩心,六月飞清霜。
物情有冤抑,一念通彼苍。
二三持法吏,舞文自洋洋。
阳诛苟幸逭,阴祸亦可防。
于公能治狱,子孙乃隆昌。
这首明代诗人朱诚泳的《感寓(其七十)》以鲜明的对比手法,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冤狱的深深忧虑。诗中首先描绘了一位无辜的东海女子被冤枉杀害,导致三年干旱、千里赤地的凄惨景象,象征着冤屈带来的自然灾害。接着,诗人关注到幽燕之地一名低微的臣子,同样身处囹圄,面临被残害的命运,他仰天悲呼,希望上天能听到他的冤情。
诗人进一步指出,世间万物如果有冤屈,只要人心向善,就能感动天地。然而,执法官员却玩弄法律条文,看似公正实则包庇罪恶,使得正义不能伸张。诗人呼吁,如若能有像于公那样公正无私的法官,才能真正防止冤案发生,使子孙后代得以繁荣昌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公正法治的渴望,以及对人间苦难的深切同情。
夏夜□云促,永怀殊未然。
南薰杳莫致,延盻清秋天。
鸺鹠笑静木,蝙蝠巡高檐。
掠拾尽蚤蚋,微智各自宣。
马卿肺渴久,杜子头风偏。
斯人北邙土,文字珠斗悬。
我观茂陵作,载咏蜀道篇。
方其在世时,资身良足怜。
东海有青凤,不食甘与鲜。
天寒竹实死,忍饥向三年。
腹枵翮无力,暂上扶桑颠。
神游幸一见,为之抱悁悁。
潭州楚南郡,犷黠俗易敝。
伊昔炎宋时,控禦恒置帅。
惟我神圣朝,绥靖亦数世。
可惜财赋区,章组杂冗赘。
去年五百峒,椎牛立赤帜。
居氓弃业走,行旅昼心悸。
予时移镇来,集议询根蒂。
山川聚米观,列阵掎角势。
团夫县点壮,甲长家举义。
号令风电驱,狼兕各歼殪。
似闻益阳箐,倡乱渠首二。
敢叛假息恩,遂揭怒车臂。
岂缘侵歉馀,我有赈恤惠。
岂缘科率烦,厥咎乃长吏。
鸷猛安足雄,明法匪虚器。
湘乡覆辙多,何不为戒事。
吾皇文武资,衰予备驱使。
安良在除暴,予也报恩地。
慎尔血气躯,毋使城市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