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毛君先生莲华峰庵》
《寄题毛君先生莲华峰庵》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古风

天台一万八千丈,莲华峰在诸峰上。

峰前结屋屋打头,独有幽人自来往。

湖海云游二十春,归来还作住庵人。

漫山苦荬食不尽,绕屋长松为四邻。

丹诀三千满云笈,往来且喜无交涉。

清晨石上一炉香,此时天地皆欣合。

我衰无力供樵苏,尚能相伴煖团蒲。

但愿瘦筇缘未断,会把莲峰分一半。

(0)
翻译
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莲华峰矗立群峰之巅。
在莲华峰前建屋,屋檐仿佛触手可及,只有隐士独自来去。
二十年间云游湖海,归来后选择在此居住修行。
满山野菜供我食用,屋旁长松环绕,如同邻居一般。
丹书秘籍装满云笈,庆幸无需与外界交往。
清晨石上燃香,此刻天地万物和谐共融。
我年老力衰,砍柴做饭已力不从心,但还能陪伴着暖炉。
只愿竹杖相伴之情不断,或许能共享莲峰的一半美景。
注释
天台:地名,指天台山。
莲华峰:山峰名,象征高洁。
幽人:隐士,指诗人自己。
庵人:修行者,指归隐生活的人。
樵苏:砍柴和割草,代指日常生活。
煖团蒲:温暖的蒲团,修行者的坐具。
瘦筇:细竹杖,常用于行走。
莲峰:再次提及,象征理想或修行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的《寄题毛君先生莲华峰庵》,描绘了天台山莲华峰上的一处庵庐,以及庵主毛君先生的隐居生活。首句“天台一万八千丈,莲华峰在诸峰上”展现了莲华峰的高峻与独特地位。接下来,“峰前结屋屋打头,独有幽人自来往”描绘了庵庐的简朴和主人的超然孤寂。

“湖海云游二十春,归来还作住庵人”叙述了毛君先生的游历经历,回归后选择在此安居。诗中“漫山苦荬食不尽,绕屋长松为四邻”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和生活的质朴,苦荬菜遍野,长松作伴。

“丹诀三千满云笈,往来且喜无交涉”暗指毛君先生可能修习道家秘籍,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最后两句“清晨石上一炉香,此时天地皆欣合”描绘出早晨静谧的禅修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赞美。结尾“我衰无力供樵苏,尚能相伴煖团蒲”,诗人自谦年老体弱,但仍希望能陪伴好友,表达深厚的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赞美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体现了诗人对友人高尚品格的敬仰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写家山图赠松江陆宗善

千里家山阻道途,昔曾游处漫成图。

青山断处非三泖,白鸟飞边是五湖。

杨柳陂塘茆屋小,杏花村落酒旗孤。

殷勤寄与同来客,此景江南彷佛无。

(0)

寄邓舜英

素耽书法又耽诗,眉宇分明玉雪姿。

共乐琴樽欣有弟,独持门户叹无儿。

数间茆屋风生榻,千亩禾田水坏陂。

惆怅别来浑二载,旅窗明月几相思。

(0)

为黄侍读赋瑞菊

秋英特表君家瑞,合蒂联葩色更佳。

让国夷齐双节在,分金管鲍两心谐。

霜凝素瓣连环玉,风动芳丛并股钗。

知是花神意加倍,何妨叠日醉高斋。

(0)

雪夜凯师留宿戏赠

自笑年将老,无繇断爱憎。

闭门辞俗客,下榻待吟僧。

茶煮春冰溜,梅横雪夜灯。

要能同此趣,京国许谁曾。

(0)

题流杯别墅卷

曾闻高隐处,风景似山阴。

曲涧通流水,修篁蔼茂林。

兴来觞且咏,题在古犹今。

此本吾家事,因君感慨深。

(0)

嘉禾挽吕太常母

平川吕孝子,有母四德全。

葛覃诵勤俭,中馈事精专。

夫君既捐世,嫠居甫踰年。

鱼轩竟长往,晏逐瑶池仙。

愁云暗北邙,荒草埋新阡。

诸孤守墓庐,有涕彻重泉。

感我歌此曲,临风亦凄然。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