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獠奴阿段》
《示獠奴阿段》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山木苍苍落日曛,竹竿袅袅细泉分。

郡人入夜争馀沥,竖子寻源独不闻。

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

曾惊陶侃胡奴异,怪尔常穿虎豹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ìliáoāduàn
táng /

shāncāngcāngluòxūnzhú竿gānniǎoniǎoquánfēn

jùnrénzhēngshùxúnyuánwén

bìngsāngènghuíbáishǒuchuánshēngzhù湿shīqīngyún

céngjīngtáokǎnguàiěrcháng穿chuānbàoqú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风光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寂寞之情。

“山木苍苍落日曛”一句,以浓墨重彩渲染出暮色中山林的深邃辽阔,树木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影子,显得格外苍翠。接着,“竹竿袅袅细泉分”则是对竹林和细流的刻画,竹竿间微风过,细泉潺潺,营造出一种静谧与生机。

“郡人入夜争馀沥”,在这宁静中,却也有着急的人群,他们在夜幕降临之际争相涌向某处,这里可能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喧嚣和紧张。然而诗人的目光却是孤独的,他“竖子寻源独不闻”,身为行者,独自一人追溯溪流之源,却听不到那些急躁人们的声音。

在后半首中,“病渴三更回白首”表达了诗人深夜醒来,因干渴而起,头发转白的孤寂与哀愁。接着“传声一注湿青云”,则是他将自己的声音轻轻地送向远方,即使是对着那湿润的青云。

最后,“曾惊陶侃胡奴异,怪尔常穿虎豹群”中的“陶侃胡奴异”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些奇特或勇猛的人物,而诗人自比为“常穿虎豹群”,这既可理解为诗人的内心世界中有着不凡的气概,也可能是对自己在文学上的独行侠影象的隐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山林夜景与个人孤独情怀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坚韧不拔。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送王太史尧衢省觐

悠悠仙旆动秋风,共羡皇恩雨露同。

黄菊扶疏怜滞客,白云缥缈度归鸿。

望家直与淮流下,倚棹回看汉苑中。

明到吴门春水绿,聚星堂上酒初红。

(0)

送萨佥宪至岩头渡

石头渡口风烟古,洗盏开樽对浅沙。

却唤掾曹无觅处,移船幽寺看黄花。

(0)

西谷访人不遇

出郭幽人晚未归,青天咫尺见何稀。

一年祇有春晴好,多事杨花学雪飞。

(0)

经梅仙坛下

懒慢辞朝梅子真,空山祠庙已千春。

自从上疏东都后,不见江湖有直臣。

(0)

四月三日,蚤作,访夏编修

晓穿甲仗抵晴沙,桥角垂杨乱映花。

春色于人元不薄,将诗勾引到君家。

(0)

百丈春日纪怀

东风久不到新堂,生意虽微未卒荒。

草上葫荽偏挺特,花间芦菔故高长。

时来岂尽栽培力,物化须知长养方。

葵藿有心终莫夺,每闻支笏照沧浪。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