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慢辞朝梅子真,空山祠庙已千春。
自从上疏东都后,不见江湖有直臣。
懒慢辞朝梅子真,空山祠庙已千春。
自从上疏东都后,不见江湖有直臣。
这首诗名为《经梅仙坛下》,作者是元代诗人范梈。诗中以“懒慢辞朝梅子真”起笔,描绘了一位超然物外的人物形象,可能是指梅仙,他因为懒散而不愿参与朝政。接下来,“空山祠庙已千春”暗示了梅仙坛所在之地荒凉而久远,只有古老的祠庙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诗人通过“自从上疏东都后,不见江湖有直臣”这两句,表达了对梅仙敢于直言进谏行为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社会缺少像梅仙那样正直之人的感慨。整首诗寓言性强,借梅仙的形象寄托了对直臣的怀念和对世风的忧虑。
散吏闲如客,贫州冷似村。
早凉湖北岸,残照郭西门。
懒镊从须白,休治任眼昏。
老来何所用,少兴不多言。
欲随年少强游春,自觉风光不属身。
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
高情雅韵三峰守,主领清光管白云。
自笑亦曾为刺史,苏州肥腻不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