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泚笔笑愚忠,后日私书迹更穷。
自是京刘异恭显,未知君意与谁同。
当年泚笔笑愚忠,后日私书迹更穷。
自是京刘异恭显,未知君意与谁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宾的作品,名为《戏和荆公读汉书》。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自我反省的情怀。
“当年泚笔笑愚忠”,这里的“泚笔”指的是唐朝的宰相刘禹锡,他在《唐书·李忠节传》中对李忠节进行了批评,认为他过于愚忠。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历史人物复杂性格的认同。
“后日私书迹更穷”,这一句则转向自我,表示诗人在阅读史书时,不仅仅是在了解历史,更是在探索自己的思想和处境。“私书”暗示了一种个人的、深入的学习与思考,而“迹更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知识和见解的不满,感到自己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自是京刘异恭显”,这里的“京刘”很可能是指唐代的刘禹锡,他在朝中以文才著称,而“异恭显”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另一种看法,认为他们不仅有光鲜的一面,也有隐秘而复杂的一面。
最后一句“未知君意与谁同”,则是诗人在向读者提出一个疑问,询问史书中所记载的人物,究竟与哪些人的心意相通。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深层次的理解,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知识和真理追求的困惑与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自我修养的严苛要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学习和认识上的不懈追求。
君不见塞上翁,失马不足忧,得马不足喜。
祸邪福邪迭相倚,世事大都皆若此。
邯郸妇嫁厮养儿,宿瘤身入齐宫里。
纷纷好丑难具陈,好丑由天不在人。
大梦之中还说梦,浮沤聚散蠖屈伸。
百年能得几时乐,十九忧愁病与贫。
吁嗟乎侏儒饱欲死,东方饥欲死。
才人坎壈自昔然,落落宁惟吾与子。
且须饮酒醉莫辞,人生亦贵适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