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榻成流憩,悬灯坐夜深。
林疏风落木,村迥月传砧。
星入山窗小,云生水殿阴。
拥衾正愁绝,谩拟越乡吟。
下榻成流憩,悬灯坐夜深。
林疏风落木,村迥月传砧。
星入山窗小,云生水殿阴。
拥衾正愁绝,谩拟越乡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上方山治平寺休息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清冷。
首联“下榻成流憩,悬灯坐夜深”写出了诗人安顿下来后,周围环境的宁静,以及点上灯火,在深夜中独自静坐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
颔联“林疏风落木,村迥月传砧”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色。疏落的树林中,风吹过,树叶飘落,远处村庄的捣衣声随月光传来,声音与月色交织,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和季节的韵味。
颈联“星入山窗小,云生水殿阴”则将视角转向室内,窗外星光点点,似乎星星也悄悄探入了山窗,而室内因云雾缭绕,显得有些阴凉。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室外的明亮与宁静,又突出了室内的幽暗与清凉,营造了一种独特的空间感。
尾联“拥衾正愁绝,谩拟越乡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寒冷的夜晚,被子紧紧拥着,心中涌起思乡之情,但这种情绪却难以言表,只能以想象中的“越乡吟”来寄托。这一联不仅揭示了诗人的孤独与忧郁,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菜兮菜兮始泥蟠,一朝尚膳趋金銮。
灵根中禀天地塞,奕叶下陋桃李繁。
天然不似孤竹若,英气宜带梅君酸。
至味已实商说鼎,高韵耻荐金张盘。
当其栖迹东湖地,百钱争售如蜂攒。
及乎虎啸出扶汉,人以诸葛姓字安。
出处大节如白日,芬香广播天地间。
丹青谁此夺天巧,写入绞绡对吟坛。
吟坛主人广藩伯,知味平生作友看。
每持资斧除恶本,长扇仁风培善根。
蚤晚大拜入廊庙,即此一味呈琅玕。
顿令苍生无此色,多士和根如蔗餐。
我当为作菜君传,万古流传定不刊。
繁星亘天斗斟酌,峻极无山岱宗若。
惟人曰为万物灵,千年几见圣贤作。
淮南半涔儒仙流,牛刀小试南海陬。
琴堂夜作三刀梦,海角天涯汗漫游。
临歧出我一钜轴,巍然山斗个中收。
欲携山斗过海去,斗大一州无放处。
光芒万丈烛丹霄,气象千寻镇寰宇。
罗浮道士来结缘,与君云表相周旋。
相期跳出九垓外,飘然挥手淩紫烟。
登东固云托,骑箕未极乐。
既然凋三光,岂但块五岳。
物外无人炼大还,世上徒知慕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