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本曾于醉日栽,新梢今己拂云开。
萧萧箨向风前落,细细香从雨后来。
渐有微阴侵墨沼,且无虚籁过琴台。
明年二月春雷起,秪恐绷儿破紫苔。
旧本曾于醉日栽,新梢今己拂云开。
萧萧箨向风前落,细细香从雨后来。
渐有微阴侵墨沼,且无虚籁过琴台。
明年二月春雷起,秪恐绷儿破紫苔。
这首明代诗人管讷的《题胡长史所藏风晴雨嫩墨竹四首(其四)》描绘了一幅墨竹在不同天气下的生动画面。首句“旧本曾于醉日栽”,诗人回忆起这株墨竹是在他醉酒之时栽种,似乎带着几分随意与诗意。接下来,“新梢今已拂云开”描述了竹子的新枝已经高耸入云,展现出其生机勃勃的姿态。
“萧萧箨向风前落”写的是竹叶在风中轻轻飘落,带有一种宁静而自然的美。“细细香从雨后来”则暗示着雨后竹子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增添了清新的气息。诗人接着通过“渐有微阴侵墨沼”描绘了竹影投射在墨池上,形成淡淡的阴凉,而“且无虚籁过琴台”则写出竹声如乐,没有打扰到静谧的琴台。
最后两句“明年二月春雷起,秪恐绷儿破紫苔”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春雷将唤醒沉睡的大地,诗人担心竹笋破土而出,可能会压碎覆盖其上的紫色苔藓,表达了对竹子生长的期待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墨竹在四季轮回中的生长过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白头注书懒出门,足迹不到东西村。
倏忽移家向千里,远游却谢君王恩。
钱唐夜舸冲潮发,柏署啼乌晓方歇。
升堂见子复见孙,綵服如云映秋月。
江鱼竹笋称觞暇,时坐肩舆过城下。
苏公堤上闻采莲,岳王祠前看走马。
问君北归今几春,予欲乘槎西问津。
渡河先访封君宅,携酒来攀庭际椿。
丈夫游宦居閒散,斗粟未充衣未煖。
显荣有志将柰何,閒庭终日张雀罗。
古人今人重柱史,万夫辟易看颐指。
青春绣斧羡君归,无限声华溢甘旨。
骄行骢马金鞍光,尘埃不敢沾衣裳。
阴阴杨柳平湖路,习习清风绿野堂。
堂中大老良方伯,蚤乞閒身对泉石。
杖屦违来今几年,年年天际孤云白。
今年去作观风使,花鸟窥人知乐意。
揽辔谁知有范滂,捧檄真能贱毛义。
村巷传呼御史临,纷纷拜揖人如林。
三三两两里父叹,一经不负当年心。
桑榆歘忽生兰茝,镇日欢娱夜未改。
戏綵新供昼锦明,婉容犹带霜威在。
晓起南望天濛濛,海波岭树迷双瞳。
急别庭闱问前路,一封归奏明光宫。
《送沈侍御便道归省》【明·孙绪】丈夫游宦居閒散,斗粟未充衣未煖。显荣有志将柰何,閒庭终日张雀罗。古人今人重柱史,万夫辟易看颐指。青春绣斧羡君归,无限声华溢甘旨。骄行骢马金鞍光,尘埃不敢沾衣裳。阴阴杨柳平湖路,习习清风绿野堂。堂中大老良方伯,蚤乞閒身对泉石。杖屦违来今几年,年年天际孤云白。今年去作观风使,花鸟窥人知乐意。揽辔谁知有范滂,捧檄真能贱毛义。村巷传呼御史临,纷纷拜揖人如林。三三两两里父叹,一经不负当年心。桑榆歘忽生兰茝,镇日欢娱夜未改。戏綵新供昼锦明,婉容犹带霜威在。晓起南望天濛濛,海波岭树迷双瞳。急别庭闱问前路,一封归奏明光宫。
https://shici.929r.com/shici/5upRseCj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