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期久不至,旦旦问童奴。
雨过荆扉湿,风回树叶疏。
兴移剡溪舫,诗在灞桥驴。
风韵今谁继,千年胜事虚。
有期久不至,旦旦问童奴。
雨过荆扉湿,风回树叶疏。
兴移剡溪舫,诗在灞桥驴。
风韵今谁继,千年胜事虚。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寒雨中作》描绘了诗人在等待朋友久候不至时的情景。首句“有期久不至”,表达了诗人期待的心情和时间的流逝。次句“旦旦问童奴”,通过询问童奴来表达对友人到来的殷切期盼。
第三、四句“雨过荆扉湿,风回树叶疏”,细腻地描绘了雨后的环境,雨水打湿了柴门,风吹过,稀疏的树叶声显得格外清晰,营造出一种空寂而落寞的氛围。
第五、六句“兴移剡溪舫,诗在灞桥驴”,诗人想象自己在剡溪乘舟泛游,灵感涌现,又忆起曾在灞桥骑驴吟诗的往事,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往昔诗意生活的怀念。
最后两句“风韵今谁继,千年胜事虚”,诗人感慨当今已无人能延续他所欣赏的那种风雅诗韵,千年的美好诗事似乎因此而显得空洞无继,流露出对传统文化衰落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等待友人时的闲适与落寞,以及对古代文人风雅生活的追忆,具有浓厚的文化韵味。
赓歌长相思,未歌先泪垂。
忆昔初裹头,娶妻济水湄。
绸缪十载间,忧患杂欢嬉。
一朝遭丧乱,仓卒不得辞。
荒城落日哭,悲在留两儿。
儿痴诚可怜,鞠养失母慈。
再娶般溪上,妇道良同规。
愿从发抹漆,得到头梳丝。
奈何同穴志,眷恋方再期。
食贫居难安,一官调京畿。
分袂未云久,故里嘷狐狸。
凌霄失高树,化作柔杨枝。
摧枯与攀折,寂寥两不知。
沉痛伤人心,出门何所之。
路逢翁与媪,伛偻行相随。
感我少年心,两度生别离。
我本阀阅子,结发事文章。
处世逢厄运,坎轲徒自伤。
鸡鸣狗盗间,溷迹潜辉光。
凶年大兵后,荒城守空仓。
负担非我事,徒步昔未尝。
四肢不胜劳,憩息坐道傍。
仰观云悠悠,俯视尘茫茫。
东风吹叹声,丽日为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