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亘天斗斟酌,峻极无山岱宗若。
惟人曰为万物灵,千年几见圣贤作。
淮南半涔儒仙流,牛刀小试南海陬。
琴堂夜作三刀梦,海角天涯汗漫游。
临歧出我一钜轴,巍然山斗个中收。
欲携山斗过海去,斗大一州无放处。
光芒万丈烛丹霄,气象千寻镇寰宇。
罗浮道士来结缘,与君云表相周旋。
相期跳出九垓外,飘然挥手淩紫烟。
登东固云托,骑箕未极乐。
既然凋三光,岂但块五岳。
物外无人炼大还,世上徒知慕韩学。
繁星亘天斗斟酌,峻极无山岱宗若。
惟人曰为万物灵,千年几见圣贤作。
淮南半涔儒仙流,牛刀小试南海陬。
琴堂夜作三刀梦,海角天涯汗漫游。
临歧出我一钜轴,巍然山斗个中收。
欲携山斗过海去,斗大一州无放处。
光芒万丈烛丹霄,气象千寻镇寰宇。
罗浮道士来结缘,与君云表相周旋。
相期跳出九垓外,飘然挥手淩紫烟。
登东固云托,骑箕未极乐。
既然凋三光,岂但块五岳。
物外无人炼大还,世上徒知慕韩学。
这首诗以“斗山”为题,描绘了斗山的雄伟壮丽,以及其在天地间所占有的崇高地位。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斗山比作斟酌繁星的斗宿,比作泰山之上的圣贤,比作光芒万丈的太阳,比作镇守宇宙的巨轴。诗中不仅赞美了斗山的自然之美,更表达了对圣贤智慧的敬仰,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诗的开头以“繁星亘天斗斟酌,峻极无山岱宗若”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斗山的高耸入云,仿佛是天空中的斗宿,与群山相比,更是显得卓尔不群。接着,“惟人曰为万物灵,千年几见圣贤作”,诗人由自然景观转而思考人类文明,表达了对圣贤智慧的崇敬之情。
“淮南半涔儒仙流,牛刀小试南海陬”两句,通过引用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斗山作为文化圣地的地位。接下来,“琴堂夜作三刀梦,海角天涯汗漫游”描绘了斗山作为文人雅士心灵寄托之地的形象,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临歧出我一钜轴,巍然山斗个中收”则直接点明了斗山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如同一本巨大的书籍,收纳了世间万物的知识与智慧。最后,“欲携山斗过海去,斗大一州无放处”表达了诗人希望将斗山的智慧带向更广阔世界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斗山在诗人心中的不可替代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斗山的自然美、文化美和精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文化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南朝金粉浑如梦,台城更怜悽晚。
故雁分襟,新龙补衮,盛事宏文修剪。天情未掩。
认嫠纬崇銮,玉鱼重簟。
树满长干,乱鸦何计暮云卷。清风乡里井畔。
翠珉荒卧久,肠断无限。
王录齐收,陶钞一志,踪迹沈湮莫转。凝思代远。
赏梁苑孤芳,宋场双荐。异趣宫装,隐居眉黛敛。
小劫壶天,空心药盏,思量自取无聊。
多谢闺情,葛花煎似红绡。
风流那比相如渴,欲消愁、愁聚眉梢。誓今朝。
杯底休乾,坟上休浇。
百年一泡成归客,算海山兜率,帘影齐招。
坐炷香,蛤蜊墙外偏撩。
乾坤纳纳无醒法,判湘累、身世风骚。酒盘高。
未到重泉,仍泛双桡。
西湖虽可乐,南渡太偷安。半闲堂上客,半闲闲。
销金锅里,蟋蟀斗千盘。
炮打襄阳日,葛岭笙歌,依然人望如仙。
水龙吟寓感于蝉。天水碧连天。
渡江闻白雁,一声残。诸陵何处,花落欲寻难。
千古伤心事,年年风雨,如闻痛哭厓山。
瞒过苍苔地。换一幅、辋川画景,灞陵诗意。
压断小桥来往路,四面白濛濛里。
算赖有、吟魂能记。
淡墨池塘鸦数点,写愁痕、绿减微波字。
水杨柳,暗黄洗。酒旗掣角楼门闭。
沁湖心、蹇驴瘦影,生涯如此。
落月银屏清欬远,料峭晓寒难避。
知道是、山中人起。
天外有天家住久,伴仙云、但纪寒花岁。
又吹到,笛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