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劫壶天,空心药盏,思量自取无聊。
多谢闺情,葛花煎似红绡。
风流那比相如渴,欲消愁、愁聚眉梢。誓今朝。
杯底休乾,坟上休浇。
百年一泡成归客,算海山兜率,帘影齐招。
坐炷香,蛤蜊墙外偏撩。
乾坤纳纳无醒法,判湘累、身世风骚。酒盘高。
未到重泉,仍泛双桡。
小劫壶天,空心药盏,思量自取无聊。
多谢闺情,葛花煎似红绡。
风流那比相如渴,欲消愁、愁聚眉梢。誓今朝。
杯底休乾,坟上休浇。
百年一泡成归客,算海山兜率,帘影齐招。
坐炷香,蛤蜊墙外偏撩。
乾坤纳纳无醒法,判湘累、身世风骚。酒盘高。
未到重泉,仍泛双桡。
这首词以"小劫壶天"开篇,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虚幻情境,空心药盏与无聊思绪相互映照,流露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闺情"一词暗示了词人的情感寄托,葛花煎茶如红绡般娇艳,却未能消解词人心头的愁绪,反而使愁绪更加深重,眉头紧锁。
接下来,词人将自己比作司马相如,表达了对风流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落寞,"欲消愁、愁聚眉梢"形象地刻画了词人的内心矛盾。他誓言今日不再借酒浇愁,但又难以割舍饮酒的习惯,反映出词人对生活的矛盾态度。
"百年一泡成归客",词人感叹人生短暂,如同泡影般虚幻,海山兜率、帘影皆是梦幻之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飘渺感。"坐炷香"和"蛤蜊墙外偏撩"则描绘出词人在静谧中仍被琐事牵动,无法真正解脱。
词的结尾,词人感慨天地广阔,却没有醒醉之道,只能任由命运摆布,"湘累"一词暗指自己的困境,身世漂泊,如同屈原一般。尽管如此,他依然举杯畅饮,不愿放弃生活中的片刻欢愉,即使知道这可能是暂时的逃避,"未到重泉,仍泛双桡",表达了词人对生命的执着和对快乐的追求。
总的来说,赵熙的这首《高阳台·病酒,频伽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风流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生命的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