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郴江百咏·其七十六永庆寺》
《郴江百咏·其七十六永庆寺》全文
宋 / 阮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空庭生草路生苔,寂寂荆扉小径开。

有客试泉方到此,须知不是为僧来。

(0)
翻译
庭院空荡生长着杂草,小路上也长满了青苔。
寂静无声的柴门小路悄然打开。
注释
空庭:空荡的庭院。
生草:生长着杂草。
路生苔:小路上长满青苔。
寂寂:寂静无声。
荆扉:柴门。
小径:小路。
开:打开。
有客:有访客。
试泉:尝试泉水。
方到此:正好来到这里。
须知:应该知道。
不是:并非。
为僧来:是为了僧人而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幽静的寺庙景象。"空庭生草路生苔",这里的“空庭”指的是寺庙中的空旷庭院,而“草路生苔”则是说道路上长满了青苔,这两句表明寺庙内外都已被大自然所覆盖,显得非常宁静与荒凉。

"寂寂荆扉小径开"中的“寂寂”形容环境的安静无声,“荆扉”是用荆棘编织的门,而“小径开”则说明虽然寺庙荒废,但仍有人走的小路被重新打开。这些描写共同营造出一种隐逸幽深的氛围。

接着,"有客试泉方到此"这句表明来访者尝试着探寻这里的泉水,并且已经到达了这个地方。这里的“试泉”可能是指对自然环境的好奇和探索,也暗示了游人对于寺庙之美的发现与欣赏。

最后,“须知不是为僧来”则意味着虽然这是一个佛教场所,但游客并非为了追寻宗教信仰而来,而可能是出于对自然风光或历史遗迹的喜爱。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表达,即使是在寺庙这样的地方,人们也可以有不同的目的和感受。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越宗教信仰、回归自然本真的意境。

作者介绍
阮阅

阮阅
朝代:宋   籍贯: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   生辰: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

阮阅(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字闳休,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猜你喜欢

送友人归越

妻子相携失所居,山川迢递更崎岖。

征鸿去去秋风急,惊鹊栖栖夜月孤。

赖有绨袍怜范叔,免教岐路泣杨朱。

归来每忆溪船上,买得鲜鱼酒旋沽。

(0)

临江仙·其九再用圆字韵

窄样金杯教换了,房栊试听珊珊。

莫教秋扇雪团团。古今悲笑事,长付后人看。

记取桔槔春雨后,短畦菊艾相连。

拙于人处巧于天。君看流水地,难得正方圆。

(0)

往日

往日承平孰为裁,诚能俾乂固当谐。

岂云小辩能回斡,际遇长才力洽该。

大块惨舒嘘翕顷,元明迷喻唯阿开。

斗南必有圆机士,安得一樽陈此怀。

(0)

大坞山寺

巘谷窈幽深,映发杉松嘉。

击钵半乔木,烧香乱烟霞。

穹林擢峭壁,搀竦回环遮。

四合山复山,泉籁音响哗。

清致满楼阁,道人心靡他。

寒涧柹栗秋,暗窗秀枇杷。

倦飞暂投迹,脱兔无复罝。

茹粲盐酪空,解钏与笄珈。

馀生愧语偷,逆旅即住家。

战鼓震淮甸,雄师奋爪牙。

儒士缪揣摩,戎韬政纷拿。

才智为人谋,何事丘中麻。

冥鸿跨海岱,逝水悲荣华。

旷哉游方外,心迹同幽遐。

(0)

送朱乔年被举荐监石井镇

石井镇初腾一鹗,管城子健斡千钧。

已然自足雄吾党,其进祇应轶古人。

衣被卉裳殊欲惯,解捐犊佩猾商驯。

万钟他日扶危手,五斗怡怡为奉亲。

(0)

林少伊直院母夫人柳氏挽词·其二

遐年畀东榻,流庆羡停储。

吊者九皋唳,幽夫百岁居。

鱼轩川上逝,石窌墓前书。

绝妙斯铭勒,宁惟崔蔡如。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