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庭生草路生苔,寂寂荆扉小径开。
有客试泉方到此,须知不是为僧来。
空庭生草路生苔,寂寂荆扉小径开。
有客试泉方到此,须知不是为僧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幽静的寺庙景象。"空庭生草路生苔",这里的“空庭”指的是寺庙中的空旷庭院,而“草路生苔”则是说道路上长满了青苔,这两句表明寺庙内外都已被大自然所覆盖,显得非常宁静与荒凉。
"寂寂荆扉小径开"中的“寂寂”形容环境的安静无声,“荆扉”是用荆棘编织的门,而“小径开”则说明虽然寺庙荒废,但仍有人走的小路被重新打开。这些描写共同营造出一种隐逸幽深的氛围。
接着,"有客试泉方到此"这句表明来访者尝试着探寻这里的泉水,并且已经到达了这个地方。这里的“试泉”可能是指对自然环境的好奇和探索,也暗示了游人对于寺庙之美的发现与欣赏。
最后,“须知不是为僧来”则意味着虽然这是一个佛教场所,但游客并非为了追寻宗教信仰而来,而可能是出于对自然风光或历史遗迹的喜爱。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表达,即使是在寺庙这样的地方,人们也可以有不同的目的和感受。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越宗教信仰、回归自然本真的意境。
妻子相携失所居,山川迢递更崎岖。
征鸿去去秋风急,惊鹊栖栖夜月孤。
赖有绨袍怜范叔,免教岐路泣杨朱。
归来每忆溪船上,买得鲜鱼酒旋沽。
巘谷窈幽深,映发杉松嘉。
击钵半乔木,烧香乱烟霞。
穹林擢峭壁,搀竦回环遮。
四合山复山,泉籁音响哗。
清致满楼阁,道人心靡他。
寒涧柹栗秋,暗窗秀枇杷。
倦飞暂投迹,脱兔无复罝。
茹粲盐酪空,解钏与笄珈。
馀生愧语偷,逆旅即住家。
战鼓震淮甸,雄师奋爪牙。
儒士缪揣摩,戎韬政纷拿。
才智为人谋,何事丘中麻。
冥鸿跨海岱,逝水悲荣华。
旷哉游方外,心迹同幽遐。
石井镇初腾一鹗,管城子健斡千钧。
已然自足雄吾党,其进祇应轶古人。
衣被卉裳殊欲惯,解捐犊佩猾商驯。
万钟他日扶危手,五斗怡怡为奉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