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闺门少谨严,三纲浊乱有由然。
晋阳挟父私宫妾,巢剌王妃不可言。
唐世闺门少谨严,三纲浊乱有由然。
晋阳挟父私宫妾,巢剌王妃不可言。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时期闺门教化较为宽松,伦理纲常可能因此而显得混乱。诗中提到晋阳之事,暗示了一位女性(可能是皇后或贵族女子)因私欲而干预父亲的宫妾事务,这违背了传统的家庭伦理。接着提到了巢刺王妃,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个不守妇道的女性,其行为恶劣到无法用言语形容。整体上,诗人通过这两个例子批评了唐代某些女性行为逾矩,强调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行为规范的期待和失望。金朋说作为宋代文人,从历史角度审视唐代风气,表达了对传统道德沦丧的忧虑。
龙见举常雩,为农祈雨泽。
匪故必躬亲,穹坛奠苍璧。
受福志敢希,勤民心实剧。
自我肇元祀,率际望霖迫。
去年实厚幸,今春足三白。
迩日每作风,炎燥虞伤麦。
圆灵锡佳贶,甘膏沛一夕。
饼饵香应期,禾黍生皆勃。
屈指数年中,如兹曾几值。
孰谓予过忧,予忧未虚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