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非无地,东篱不借人。
因君九日爱,倾此一杯春。
菊谢人间世,官閒酒处身。
想无厌花意,投辖暮江滨。
百里非无地,东篱不借人。
因君九日爱,倾此一杯春。
菊谢人间世,官閒酒处身。
想无厌花意,投辖暮江滨。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菊节后五日丁明府彦诚携酒来饮白沙社赋补会(其三)》描绘了诗人对秋日菊花的喜爱以及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情景。首句“百里非无地”暗示了可供赏菊之地并非罕见,然而“东篱不借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家东篱菊花的独特感情,不愿轻易与他人分享。接下来,“因君九日爱”表达了对友人丁明府在重阳节之际来访的感激,诗人借此机会“倾此一杯春”,共享节日的欢乐。
“菊谢人间世”写出了菊花凋零的景象,暗含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而“官閒酒处身”则体现了诗人借酒消愁,享受闲适生活的态度。最后两句“想无厌花意,投辖暮江滨”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并未因凋零而减退,反而更愿意在傍晚时分,陪伴菊花于江边,流露出一种淡然超脱的情感。
整首诗以菊花为线索,通过与友人的交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暮云起。苕溪上,画桡荡漾春水。道人烟浪里。
信笔赋诗,千古无此。吴头楚尾。问旧日、陶朱邻里。
撷得江蓠寄远,向天角歇孤帆,且行行休矣。吟倚。
柳阴傍晚,花期暗数,芳事今余几。旧游难屈指。
化鹤归来,依然城市。纷纭闹紫。岂不羡、山林宫徵。
更约吟船共舣。剩判得、落残花,欺行李。
谁从比舍奏清商。小秋娘。小兜娘。
一缕因风,袅袅度空墙。
燕语乍停莺又啭,黄昏后,听来时,总断肠。断肠。
断肠。起彷徨。月有光。漏正长。
欲去欲去,不忍去、余韵悠扬。
仿佛天边,遏住片云翔。
好借君家苔径里,坐十日,听千巡,愿始偿。
青琐玉堂,黄扉南省,久荷圣皇恩惠。
九庙仪章,四郊典礼,西苑肇兴蚕事。
千古中兴,一人制作,不过赞襄而已。
却胜于、尼父当年,空叹吾衰衰矣。
中岁时、种秫南村,读书象麓,自分放情山水。
感激明时,遭逢圣主,不揣草茅微细。
利害甜弹,是非廷诤,每事直穷到底。
幸保全、未老归来,赢得熟眠酣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