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从比舍奏清商。小秋娘。小兜娘。
一缕因风,袅袅度空墙。
燕语乍停莺又啭,黄昏后,听来时,总断肠。断肠。
断肠。起彷徨。月有光。漏正长。
欲去欲去,不忍去、余韵悠扬。
仿佛天边,遏住片云翔。
好借君家苔径里,坐十日,听千巡,愿始偿。
谁从比舍奏清商。小秋娘。小兜娘。
一缕因风,袅袅度空墙。
燕语乍停莺又啭,黄昏后,听来时,总断肠。断肠。
断肠。起彷徨。月有光。漏正长。
欲去欲去,不忍去、余韵悠扬。
仿佛天边,遏住片云翔。
好借君家苔径里,坐十日,听千巡,愿始偿。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月夜过友人寓斋,聆听邻家女子弹唱的画面。"谁从比舍奏清商",以疑问启篇,暗示了夜深人静时分,女子的琴声如清商般悠扬。"小秋娘,小兜娘",可能是对女子的昵称或乐曲名,音调轻柔,如同秋娘和兜娘般的婉转。
"一缕因风,袅袅度空墙",形象地写出琴声随风飘荡,穿过空寂的院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感伤的氛围。接下来,"燕语乍停莺又啭",以鸟鸣声反衬音乐的魅力,黄昏后的宁静被打破,更显曲调的动人。
"黄昏后,听来时,总断肠",直接表达了词人听到这凄美的旋律时内心的情感,"断肠"二字强烈地传达出哀愁与无奈。随后,词人陷入沉思,"起彷徨",月光洒落,漏声悠长,他犹豫不决,不愿离去。
"欲去欲去,不忍去、余韵悠扬",再次强调了音乐的吸引力,仿佛连天边的云也被滞留。最后,词人恳求能在友人家中多停留几日,尽情享受这美妙的音乐,"好借君家苔径里,坐十日,听千巡,愿始偿",表达了他对音乐的深深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中音乐的魔力,以及词人对艺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