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卷公馀迹,锋藏用外神。
故将容足地,聊学坐禅人。
云卷公馀迹,锋藏用外神。
故将容足地,聊学坐禅人。
这首诗描绘了官场之外的隐逸生活,诗人以云卷云舒的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对官场尘嚣的超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云卷公馀迹,锋藏用外神",云朵在闲暇之余卷起,象征着官场生涯的暂时放下,锋芒内敛,不显山露水,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淡泊。"故将容足地,聊学坐禅人",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处简陋之地,也愿意像修行的僧人一样,静心修养,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超越,以及对内心世界和平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和哲学思考。
地即尚书省,人惟鸳鹭行。
审时传玉漏,直夜递星郎。
历历闻仙署,泠泠出建章。
自空来断续,随月散凄锵。
物静知声远,寒轻觉夜长。
听馀残月落,曙色满东方。
伊洛有歧路,歧路交朱轮。
轻盖承华景,腾步蹑飞尘。
鸣玉岂朴儒,凭轼皆俊民。
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
余本倦游客,豪彦多旧亲。
倾盖承芳讯,欲鸣当及晨。
守一不足矜,歧路良可遵。
规行无旷迹,矩步岂逮人。
投足绪已尔,四时不必循。
将遂殊涂轨,要子同归津。
昔我从元后,整驾至南乡。
过彼丰沛郡,与君共翱翔。
四节相推斥,季冬风且凉。
众宾会广坐,明镫熺炎光。
清歌制妙声,万舞在中堂。
金罍含甘醴,羽觞行无方。
长夜忘归来,聊且为太康。
四牡向路驰,欢悦诚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