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栖频易处,水宿偶依岑。
岸暝江逾远,天寒谷自深。
隔墟烟似晓,近峡气先阴。
初月难离雾,疏灯稍著林。
渔樵昏后语,山水静中音。
莫数归鸦翼,徒惊倦客心。
舟栖频易处,水宿偶依岑。
岸暝江逾远,天寒谷自深。
隔墟烟似晓,近峡气先阴。
初月难离雾,疏灯稍著林。
渔樵昏后语,山水静中音。
莫数归鸦翼,徒惊倦客心。
这首《舟晚》由明代诗人钟惺所作,描绘了夜晚行舟于江河之上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深远的意境。
首联“舟栖频易处,水宿偶依岑。”点明了舟行不定,夜晚停泊于山边的情景,既有漂泊感,又带有一丝偶然的安宁。
颔联“岸暝江逾远,天寒谷自深。”通过描写夜色中的江面和山谷,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深与寒冷,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颈联“隔墟烟似晓,近峡气先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清晨的烟雾与峡谷的阴气相对比,既展现了时间的转换,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尾联“初月难离雾,疏灯稍著林。”描绘了初升的月亮难以穿透浓雾,远处的灯火点缀在树林间,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渔樵昏后语,山水静中音。”以渔夫和樵夫的交谈声,以及山水间的自然声响,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生动的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舟行晚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又西风、四桥疏柳,惊蝉相对秋语。
琼荷万笠花云重,袅袅红衣如舞。鸿北去。
渺岸芷汀芳,几点斜阳字。吴亭旧树。
又系我扁舟,渔乡钓里,秋色淡归鹭。长干路。
草莽疏烟断墅。商歌如写羁旅。
丹溪翠岫登临事,苔屐尚黏苍土。鸥且住。
怕月冷吟魂,婉冉空江暮。明灯暗浦。
更短笛衔风,长云弄晚,天际画秋句。
倚栏干一笑,旧日琵琶,何处寻觅。
独立东风,吹未醒狂客。
沙外青归,柳边黄浅,依旧自春色。
极目长淮,晴烟一抹,不堪重忆。
老子平生,萍流蓬转,昔去今来,鸥鹭都识。
拍拍轻舟,烟浪暗天北。
自有乾坤,江山如此,多少等陈迹。
世事从来,付之杯酒,青衫休湿。
石笋埋云,风篁啸晚,翠微高处幽居。
缥简云签,人间一点尘无。
绿深门户啼鹃外,看堆床、宝晋图书。
尽萧闲,浴砚临池,滴露研朱。
旧时曾写桃花扇,弄霏香秀笔,春满西湖。
松菊依然,柴桑自爱吾庐。
冰弦玉柱风流在,更秋兰、香染衣裾。
照窗明,小字珠玑,重见欧虞。